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七百二七章 利益之争

第一千七百二七章 利益之争

第一千七百二七章 利益之争 (第2/2页)

所以许敬宗觉得自己做不了带头大哥,一旦无人予以管束就会贪欲泛滥,什么事都做得出。
  
  有房俊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之人顶在前头出谋划策,挺好。
  
  况且他也知道房俊只管时不时的冒出一些惊世骇俗却又行之有效的“新政”却懒得去亲手施行,正需要自己这样才干突出又可以信任之人去赴汤蹈火、披荆斩棘。
  
  并不是谁都有资格给房俊做牛做马的。
  
  目前来看,马周肯定是要接替刘洎的,执掌兵部的崔敦礼将来或许进位尚书右仆射,刘仁贵在其之后继续将兵部抓在手中,苏定方横行大海之上、配行径纵横大漠戈壁,而他许敬宗官拜侍中几乎铁板钉钉。
  
  悄然之间,房俊的势力几乎横跨文武、独步朝堂。
  
  而这些人所构成的权力架构将会支撑他将新政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
  
  说一句不臣之言,到时候谁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已经无关紧要,左右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两人小聚一顿,都喝了点酒,餐后联袂行走在书院之中,大钟楼看一看、饭堂里瞧一瞧、观星楼走一走,便正好遇见今日前来报道的尹文操以及陪同的李敬玄。
  
  双方偶然碰面,身份最高的房俊反而率先行礼:“原来尹观主今日履任,幸会幸会。”
  
  对于这位于成玄英齐名的道家草楼观一派观主,他极为尊重。
  
  尹文操赶紧还礼,神情激动、语气慨然:“越国公客气了,闻书院之名久矣,却因心存偏见一直未能亲履其地一看究竟,若非越国公抬举聘请贫道入书院教授天文学,岂能知晓天下竟有此等穷究学问之地?是贫道幸会才对!”
  
  一旁的李敬玄笑道:“诸位有所不知,方才尹道长见到观星楼内那几架刚刚制作出来的高倍数望远镜,简直就是垂涎三尺,即便将平康坊第一名妓放在眼前怕是也不过如此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
  
  尹文操却正色道:“李司业此言谬矣,美人如玉也不过是红粉骷髅,百十年后白骨数根黄土一抷,风华绝代也随风飘散。然则学问却不会消散,反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历经一代又一代人的钻研而愈发精进,吾大唐之所以傲视群伦睥睨天下能够在一次又一次战乱之后重新繁荣起来,靠的不是什么生命君主、更不是什么名臣名将,而是那些灿若繁星的学问,种地的学问,织布的学问,打铁的学问,观星的学问……华夏将这些学问代代传承,只要有一块土地就能发展出灿烂的文明。”
  
  除去房俊之外,其余几人目瞪口呆。
  
  严格说来这话略有些“大不敬”,有贬低君王之嫌疑。
  
  不过转念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似乎自太宗驾崩、今上登基,君王的权威早已大不如前,天下人对于太宗又敬又畏,对于今上却不敬也不畏,一半句出格的话私底下说一说也无妨……
  
  房俊有些震惊:“尹道长学识渊深、见识广博,佩服佩服。”
  
  在这样一个时代能够有这样的认知堪称惊才绝艳了,民智未开、科学不昌、还从未有人自人文的角度去认知天下,盛衰兴灭也只是随波逐流从不曾深究其因,“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将君王视作上天之子,自以为兴灭皆在帝王之手。
  
  唯有认知到自身传承不息之根源,才能避免王朝兴替之灾难。
  
  尹文操汗颜:“在越国公面前,普天之下谁敢自称一声‘学识渊深’?您开创之‘数学’‘物理’堪称独步天下,奠定华夏学识之根基,百世千世之后,声名煜煜、传承不绝,可为圣贤矣!”
  
  房俊有一种骤得知己的感觉,亲热的拍拍尹文操肩膀,感慨道:“所以旁人根本不知吾等之所为有多么深远之意义,沧海桑田、星移斗转,人可以死、国可以亡,但吾等以毕生精力开创之学问却久远流传,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让他们踩在吾等身躯之上再接再砺、勇攀高峰。只要这些学问不灭,华夏便永不会灭。”
  
  儒家学说固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糟粕,但无可否认的是正因为有儒家学说之存在,才将华夏文明凝聚起来、形成脉络,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无有断绝。
  
  书院现在要做的事与儒家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并不相悖,而是互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