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七百二七章 利益之争

第一千七百二七章 利益之争

第一千七百二七章 利益之争 (第1/2页)

作为中书令、当朝宰辅、事实上的文官之首,刘洎天然代表着整个大唐的官僚体系,遇到这种不管不顾意欲将整个体系摧毁的官员,他岂能不惊不怒?
  
  不管心里怎么想,他必须表现出破釜沉舟的姿态让陛下投鼠忌器,否则若是这件事当真推行天下,那他这个中书令就将失去所有文官的支持,纵然陛下不将他撤职,也是名存实亡。
  
  他转头看向李承乾,见御案之后的李承乾缄默不言,顿时心中一凉,摘下头上幞头,跪伏于地,悲泣道:“陛下明鉴,古之变法不仅要思量新政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否符合时宜,若不合时宜纵然再好的新政也会陡增混乱,甚至动摇国之根基。微臣伏请陛下对这项政策予以审核讨论,暂且于京兆府一府之地试行,万万不可贸然推行于天下。”
  
  看得出来陛下对于这桩政绩已经动心了,对于一个心心念念标榜太宗的皇帝来说,墨守成规只能膛乎其后,求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超越。
  
  如果继续死力阻挡这项政策施行,很容易激怒陛下从而导致敕令颁布施行。
  
  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这项政策局限于京兆府试行,给天下官员一个缓冲的时间,这已经是他这个文官领袖所能争取的最好条件……
  
  果然,李承乾略微思量一下便颔首应允:“中书令之言老成谋国、十分妥当,任何政策都不应因为一时之利而贸然施行,就在京兆府下辖予以试行,期间予以检验利弊得失、利则推广、弊则改进。”
  
  文官们的心都沉了下去,即便发现弊端也只是予以改进而非废止,足以见得陛下态度之坚定,看起来这项政策即将成为永例了。
  
  大家又忍不住看向站得笔直面容刚毅的马周,各种羡慕嫉妒恨,虽然这项政策几乎得罪了全天下的官员、胥吏,但仅只是名垂青史这一项便足矣让人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李承乾又续道:“孙处约刚正不阿、才能卓著,可为侍御史,协助京兆府监察‘一站式’办公之施行,若有违法违例、横加阻挠之事,可上书御书房直言利弊得失。”
  
  群臣哗然,看向孙处约的目光满是艳羡,这小子一飞冲天啊,居然有了直接上书御书房的资格……
  
  孙处约激动地打摆子,勉强镇定心神,一揖及地:“微臣遵旨!”
  
  刘祥道不着痕迹的叹了口气,很明显,陛下对他刚才置身事外纵容文官弹劾攻讦马周的行为不满了,从抬举孙处约来看,既是敲打、也是警告……
  
  *****
  
  书院。
  
  刚刚从河南返回长安的许敬宗与房俊一道同进午膳。
  
  喝了口酒,许敬宗放下酒杯,捋了一下胡须,嗟叹道:“晚了一步啊,若是早知‘一站式’办公之事,说什么也得支持马周一下,这可是足矣名垂千古的政绩!”
  
  任谁都看得出这项政策的优点,可谓开天辟地一般将旧有的官府运行体制彻底打碎,于废墟之上重新树立起执政标杆。如此政绩注定名垂千古,马周好运气啊。
  
  房俊夹了一口小菜,咀嚼着咽下笑道:“你这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贪心,若何时能节制自己的欲望或许能更进一步,主持丈量土地已经是天大的政绩了,又何必得陇望蜀?将这件事老老实实做好,不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青史之上亦要对你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丈量田亩的阻力很大,一般人根本玩不转,唯有许敬宗这种有着“奸佞”本色的官员才能如鱼得水。这人贪婪、爱财、圆滑,各种缺点数之不尽,所以才不被太宗皇帝重用,但是唯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才能卓越。
  
  事情总是难以两全其美,清正之人难免处事刚硬不懂迂回,奸佞之人难免操守有失不能维持原则,相比之下“干吏”更优于“清官”……
  
  许敬宗闻言,举杯敬酒:“吾等有机会一展抱负,皆赖越国公举世无双之谋划,这种种利国利民、垂名千古之新政皆出自您手,最终却由吾等得利得名,惭愧惭愧。”
  
  房俊与他碰杯,淡然道:“任何事情难的不是出主意做策划,难的是具体施行,这份政绩是你理所应当享有的,不必心怀不安,况且你这种人也不可能心怀不安……惟愿你以国家人民为重,做事的时候留有几分底线,不要让我后悔举荐于你。”
  
  “定以您马首是瞻!”
  
  许敬宗一饮而尽。
  
  他并不在意房俊言语之中的敲打警告,自家知自家事,自然知道自己的毛病是什么,有房俊这样一柄利剑悬在头顶让他时时刻刻警醒是件好事,否则面对那些世家门阀的钱帛美女怕是早就迷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