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质子田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质子田

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质子田 (第1/2页)

韩阳心中默默感慨着,但并未去询问那两个文明此刻的状况。
  
  他的精力与算力仍旧全部倾注在人类文明自身的发展之上。
  
  完成了之前的重大突破之后,空间理论体系再度出现了巨大发展。无数名科学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从每一个边边角角,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完善着这幅框架的血肉,就像是在向一张巨大的画布之上填充像素格一样。
  
  单独一个像素格似乎毫不起眼。但无数个像素格组合起来,却能拼装出壮美的画卷。
  
  又经过了上千年时间的积累、迭代和完善,理论发展再度遭遇了一个瓶颈。
  
  无数道公式,无数个猜想与推导,无数个问题,最终汇总到了一个问题之上。
  
  如果我们用高到无法想象的能级,对某一片有限空间施加影响,那么,会发生什么事情?
  
  是会因为过高的能级而直接形成一颗黑洞,达成实质上的空间撕裂,还是连通正反宇宙,造成一定程度的正反物质交流,又或者引发奇特的空间震荡,毁灭周边所有存在的物质?
  
  依据不同的理论推导,人们提出了数百种猜想。但每一种猜想都显得并不完美,缺乏足够的证据,或者理论体系不够严谨,难以让人信服。
  
  对于空间理论的研究进行到此刻,受限于实验水平的落后,理论研究已经无法再进一步。
  
  同时,韩阳也意识到,这,极有可能便是人类文明真正掌握空间理论之前的最后一个瓶颈。
  
  只要真正确认了这一点,确认了“对有限空间施加超高能级影响会发生什么”之后,未来的理论发展方向立刻就会明确。
  
  很显然,这需要有又一次超大规模的实验。
  
  相比起之前所进行的大犬座矮星系观测、银河系边缘粒子对撞、银河望远镜这三次工程,这一次实验的规模或许并不庞大——只需要很小一片空间即可,但对于工程的需求,比起之前三次阶段性实验却毫不逊色。
  
  最关键的一点,限于能量转换速率,为了达到符合标准的能级,核聚变、夸克裂变、夸克聚变、夸克裂变-聚变双重反应,全部无法达到。
  
  惟有一种方式才能达到这种能级。
  
  正反物质湮灭。
  
  唯有这一种方式,才能在足够有限的空间、足够短暂的时间内,释放出足够的能量。
  
  从理论上来说,微型黑洞当然也可以。毕竟微型黑洞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所有质量转化为能量。但很显然,人类不可能掌握微型黑洞的保存技术。
  
  既然如此,大规模制备反物质便成为了唯一的道路。
  
  反物质这种东西早在地球时代就已经确认为存在,且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地球时代,某些医疗器械就是使用正电子——正常的电子带负电,正电子便是一种反物质——来实现类似X光的效果,可以探查患者体内的情况。
  
  正电子在自然环境之中也随时可见。就比如香蕉,就是相当良好的正电子放射源。
  
  香蕉可以富集钾,而其中一部分钾为钾40,它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它并不稳定,存在三种衰变方式,其中一种衰变方式,便是通过放射出一颗正电子来衰变为氩40。
  
  据估计,一根普通的香蕉,平均约75分钟便会产生一个正电子。
  
  如此看来,似乎大规模制备反物质并不困难。但实际上,直到此刻发展到了五级文明巅峰阶段,人类都并未掌握大规模制备反物质的能力。
  
  这当然第一是因为没有相关需求,第二就是,大规模制备反物质确实极为艰难。
  
  它的艰难之处在于,就算发展到此刻阶段,唯一具备工程可行性的制备方案,似乎也仅有通过粒子对撞机一条道路。
  
  除此之外,高能宇宙射线也能在天然环境之中生成反物质。但韩阳估算过,就算自己制造一张直径达到了十万公里的巨网,平均每年也仅能捕获到0.5克的反物质而已,很显然不敷使用。
  
  就算是粒子对撞机,也只能通过一颗粒子一颗粒子的方式来一点点的制造反物质。而,平均一克反物质就包含有数亿亿亿颗反粒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制备到足够的反物质,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再难,工程规模再大,也要上。
  
  在空间理论发展到如今阶段之后,在连续进行了河系际航行、千克级黑洞实验、银河望远镜之后,人类文明再度展开了这一庞大工程。
  
  韩阳挑选了一个较为安全,物质充沛的恒星系,直接将这个星系转化为了一个庞大的工地。
  
  数千万亿台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千万艘以上的无人智能飞船,数百亿名人类工程师与工人,以及所有相关的科学家全都投入到了这一工程之中。
  
  首先需要进行的,便是专用于反物质制造,而非科研的新型号粒子对撞机的研发工作。
  
  经过无数次迭代,人们最终研发出了一种小型的正反质子对撞机。
  
  它制造反质子的原理是,通过一些正质子和反质子的对撞,在正反质子相互湮灭的同时,它们的动能会在真空之中激发出许多倍于此的正反质子对。
  
  届时,再通过磁场操控,将正反质子对分离,回收反质子,抛弃正质子,再将一部分反质子投入到实验之中继续对撞,另一部分反质子则富集、收集起来,便能源源不断的产生反质子。
  
  使用五级巅峰阶段文明的专门设计与优化后,这种小型的正反质子对撞机,平均一次实验能制造出大约1亿亿颗反质子,耗时约半个小时,如此,一天就是48亿亿颗反质子,一年则是约1.75万亿亿颗,总质量为万分之一克左右。
  
  这种小型粒子对撞机,单台长度约为20米,直径不到一米,总质量仅15吨左右。
  
  而据韩阳估算,要成功得到完整的数据,需要进行超高能级在有限空间内爆发的实验至少20次。以每一次实验需要反物质一吨计算,加上意外损耗,总计需要22吨反物质,也即2200万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