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执掌大明朝 > 第136章进京

第136章进京

第136章进京 (第2/2页)

第二天一早,李青云在绿萼的伺候下穿戴整齐,先去吏部报道,然后拿着吏部的文书去都察院上任。
  
  吏部里有几名李青云的同科年谊,在他等待办事的时候纷纷前来看他,恭喜他来京城任职,谁也没想到李青云竟然这么快就回了京城,而且还成了正六品的监察御史,是辛丑科的进士中擢升最快的人。
  
  尤其对李青云在面对崔辉的威胁时吟出的《石灰吟》,那几名同科的年谊是赞不绝口。
  
  随着崔辉和杨德民恭请圣裁的纠纷,这首诗已经传遍了京城,众人都清楚了崔辉当日在公堂之上对李青云和绿萼的逼迫,这不仅使得崔辉有了酷吏的恶名,而且也彰显了李青云不为权势的崇高气节。
  
  尤其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使得文官们极力推崇,也也使得京城的那些位高权重的士大夫记住了李青云的名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崔辉对李青云的这次发难无形中成就了李青云,令他在京城的文武百官中崭露头角,博得了一个良好的名声。
  
  承天门和大明门之间中心御道的东西两侧建有连檐通脊七百步的千步廊,东接长安左门,西接长安右门。
  
  千步廊两侧各有丁满丁满0间朝房,另外前段向东西延伸处各有34间北向朝房,以供文武百官上朝时休息。
  
  而千步廊两侧的宫墙外,就是京城各大部院衙门的所在地。
  
  东面宫墙外是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宗人府、钦天监、太医院、翰林院等文职性能的衙门。
  
  西面宫墙外是刑部、五军都督府、都察院、大理寺等武职性能的衙门。
  
  李青云在刑部办好了事情后拿着公文去都察院报道,虽然都察院的门头看起来很普通,不想五府六部那样宏伟气派,但是京城文武百官谁都不敢小觑。
  
  虽然李青云身着六品的官服,但还是被都察院的军士拦了下来,让他表明身份和来意,这里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来的。
  
  知道李青云是新上任的监察御史后,一名军士连忙把他领去了经历司,见到了都察院经历司经历沈宏。
  
  沈宏四十多岁,中等的身材,皮肤有些黑,浓眉大眼,留着两撇小胡子,笑眯眯地给李青云办理了入职的手续,让李青云领去了他的监察御史印信。
  
  都察院经历司是一个正六品的部门,沈宏与李青云一样,都是正六品的官员,通常来说监察御史都是正七品的官员,因为他们都是从新科进士中选拔出来的,故而像正六品的监察官员很少见。
  
  沈宏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已经在都察院干了近二十年,执掌经历司也差不多有十年,在都察院的资历颇深。
  
  都察院的监察御史的升迁与普通官员不同,像六部和地方衙门的官员,通常都是一级一级往上提升,而监察御史则不一样,虽然他们的级别只有正七品,但只要干的好,一旦外放的话都会得到越级晋升,非普通官员可比。
  
  这也是为什么沈宏四十多岁了还只是正六品,他并不是没有外放的机会,而是不愿意离开都察院这个皇上身边的近侍机构。
  
  以沈宏的资历如果要外放的话,十有yankuai是一个正四品的知府,不知道要羡煞多少地方上削尖了脑袋想要往上爬的人。
  
  沈宏待人很热情,给李青云介绍了都察院的大致情形后,就领着他去了湖广道监察御史的公房,把他介绍给了在里面办公的湖广道监察御史。
  
  加上李青云,湖广道一共有八名监察御史。
  
  按照定制,在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中,云南道的人数是最多的,有十一人;其次是浙江、江西、河南和山东,各十人;接着是山西、湖广和山西,各八人;最后是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各七人,合计一百一十人。
  
  湖广道资格最老的监察御史是与沈宏同科的鲁忠,永乐年的第一批进士,大腹便便,笑容很是和蔼,他已经让手下的皂隶去定了雅间,晚上和湖广道的同僚给李青云接风洗尘。
  
  由于李青云初来乍到,故而鲁忠就让一个名叫韩亮的监察御史陪着李青云在都察院里逛逛,认认路,熟悉一下布局。
  
  在湖广道中,韩亮的资历仅仅排在李青云之上,他是戊戌科的进士,比李青云高一届,与崔辉同科,在都察院里实习了四年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哼,不过是靠了裙带关系爬上来的小白脸而已,咱们都察院什么时候也流行起吃软饭了?”就在韩亮领着李青云经过一处回廊的时候,一个刺耳的声音从边上的院中传来,语气中满是不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