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签到在亮剑开始 > 第378章,解锁的新武器

第378章,解锁的新武器

第378章,解锁的新武器 (第2/2页)

莫斯科军区的7辆发射车被编为独立实验部队。
  
  在斯摩棱斯克的奥尔沙地区,该火箭炮连首次参加实战。
  
  作战中,7门bm-13型火箭炮速射112枚火箭弹,猛烈轰击德军刚刚占领的火车站,杀伤、摧毁了德军大量人员和物资。
  
  德军军官在向他们的上级汇报中说:“我们正在被一种火力强大的武器攻击,苏联人正在使用一种新式火炮,我们的伤亡很严重。”
  
  苏联人给该火箭炮,都准备了额外的炸弹,一旦发现会落入德军手中,就必须引爆摧毁。
  
  所以到整个二战结束,德国人也很少有缴获到的喀秋莎火箭炮。。
  
  袁朗要不是有系统签到解锁,想要,别说门了,连窗户都没有。
  
  李云龙一个劲地追问,火箭炮的口径,威力,射速多快?
  
  袁朗也不长篇大论,只挑他们关心的说:“火箭炮的口径是一百三十二毫米,但由于发射方式,装载的炸药更多,威力相当于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丁伟眼睛都绿了:“这么大口径,小鬼子也没多少这样的大炮吧!”
  
  “那是,这种口径的大炮,都叫重炮,鬼子师团一级的野战部队才有,咱们还从来没见过。”于参谋长感慨,没想到他们八路军也能用上了。
  
  日军在整个二战,装备的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也才五百门。
  
  攻击堡垒和重要工事都嫌不够,根本不可能拉过来追着八路打了。那跟大炮打蚊子没什么区别。
  
  李云龙现在就关心一个事,这个火箭炮有多少门?
  
  袁朗微微一笑:“说出来吓死你们,相当于九十六门。”
  
  三人直接大脑当机了,脸上的表情直接僵住了,看起来滑稽极了。
  
  丁伟拍了拍脑袋:“你一定是在开玩笑,对不对?”
  
  “这一定是开玩笑。”李云龙表示赞同,他们整个分军区都没有那么多炮,一百五十毫米的重型榴弹炮,一下能搞来九十六门,把火车都吹上天了。
  
  于大勇也跟着附和:“南面的蒋军,抗战以前花大价钱,不知道费了多少功夫,才从德国人手里买来了四十八门,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弹炮。
  
  退一万步说,每一门炮都得车牵引,或者多匹马拖拽,你就是有九十六门,怎么才能运得进来?”
  
  三人都只当袁朗开玩笑,可是看他一脸认真的样子,渐渐的都笑不出来了。
  
  李云龙严肃的问:“不开玩笑,这是真的?”
  
  “一门火箭炮,拥有十六个发射管,六门火箭炮,可不就相当于九十六门重炮嘛!”袁朗抿了一口茶水,淡淡的回道。
  
  “谁算一下?”
  
  李云龙大字不识得几个,算数更别说了。
  
  于大勇抢着说:“六乘以十六,六六三十六,一六得六,真是九十六。他说的没错唉。可真有十六个炮管的大炮吗?怎么发射呢?”
  
  倒不是说他缺乏想象力,而是绝大多数人普遍都想不出来。
  
  火箭炮也不是一个天才拍脑袋就想出来的,而是众多科学家,花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研究的结晶。
  
  就拿喀秋莎火箭炮来说,一战的时候就开始研制了,到二战最近才投入使用。
  
  普通人要一下想明白了,那才叫奇怪。
  
  “这你就别琢磨了,火箭炮还在路上,等回来用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袁朗很难解释这其中的原理,只是向三人详细的描述了,火箭炮的情况,和苏联人如何将其投入到作战中。
  
  “老李,六门喀秋莎火箭炮,五个波次的火箭弹,你就琢磨琢磨,怎么用,能利益最大化,把小鬼子打得最疼。”
  
  六门火箭炮,一个波次的发射,九十六门火箭弹,相当于四个炮团的齐射。
  
  覆盖的面积有多大,缺乏数据,算不出来,李云龙也很难想象,只知道是非常大。
  
  琢磨着,李云龙突然嘿嘿的笑出了声:“嘿嘿,老天爷,四个重型榴弹炮兵团的火力,咱老李做梦都没敢那么想。”
  
  “是吧,这要是用上了,直接给小鬼子一个大惊喜,让他们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丁伟也跟着笑,以前分家的时候肯定没他份,但现在是一家人了,李云龙能指挥,他以后也能指挥。
  
  这个副司令不白干,赚了。
  
  “八公里的射程,卡车能拉着走,覆盖面积又大。”
  
  李云龙手指在了地图上的晋城:“这里是小鬼子的集结点,在他们集结的时候来个狠的,先给他们来个当头棒喝。”
  
  丁伟对此表示同意,但他有不同的看法:“最好调动一支主力部队,趁炮击之后敌人没有反应过来,冲上去打个歼灭战,尽可能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新二团!”
  
  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
  
  装备了大量冲锋枪和轻机枪的新二团,是担当此任的不二选择。
  
  除此之外,四人还确立了接下来的应对策略。
  
  阴山县立在此处就是吸引日军火力的靶子,坚守打硬仗,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是他们现在不能承受的。
  
  所以县城肯定是要放弃的,要保存实力化整为零,掩护老百姓撤到山里面。
  
  而整个中条山所有的进山路口,都要立即勘察防御点,修筑防御设施,埋设雷区。
  
  在必经之路,依据山势地形设计构筑战场。
  
  成为他们战斗的最好掩护,同时也成为日军不断流血的伤心路。
  
  在山里面打仗,是他们八路军的拿手好戏,这都不必多提了。
  
  在会议的最后,李云龙最关心弹药的问题,这样一场硬仗打下来,消耗的弹药物资是海量的,把家底搬空都不一定够用。
  
  袁朗拍了拍胸脯:“弹药物资我解决,让赵政委黄河边上等船的。”
  
  “那个喀秋莎火箭炮什么时候到?”李云龙关心的问。
  
  “你说个地点,两天内送到。”袁朗自信十足,要不是为掩盖一下,现在就能到。
  
  最大的后勤困难都解决了,李云龙听闻大喜:“好,一言为定,按照计划开干。”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