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签到在亮剑开始 > 第301章,英雄团荣誉称号

第301章,英雄团荣誉称号

第301章,英雄团荣誉称号 (第2/2页)

不过嘛,咱们也不能因此就骄傲了,要戒骄戒躁,拿出更好的成绩来,向总部首长们证明,能担得起更多的荣誉。”
  
  李云龙大声的问:“有没有信心?”
  
  “有……!”
  
  干部们高声的回应。
  
  在团长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他们相信在未来,团长依旧会带领他们取得更多的胜利,和更多的荣誉。
  
  赵刚也站出来简略的说了一些,旅长没有长篇大论,他们两个也不好说太多。
  
  获得如此大的荣誉,接下来没得说,加餐庆祝,就当是提前过年了。
  
  团后勤处各种罐头一箱一箱的往出搬,猪都杀了两头。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连个营驻地村庄里的村民,都打听发生什么事儿了,提前过年了?
  
  战士们骄傲的说:“我们部队打了大胜仗,狠狠的揍了小鬼子,总部说我们是英雄团呢!”
  
  村民耳朵有点背,可听到杀鬼子还是很高兴:“杀鬼子,确实是英雄好汉。”
  
  团部摆了好几桌,烙大饼,猪肉炖粉条,肉罐头炒白菜。
  
  看上去非常简陋,可这确实是八路军平常都吃不上的好饭了。
  
  “来来来,让旅长给咱们讲两句。”
  
  饭桌上,请地位最高的人讲两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约定成俗的规矩。
  
  李云龙也不能免俗,把留下来吃饭的旅长,又给架起来了。
  
  旅长很给面,李云龙是不能夸了,但可以夸一夸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战士们。
  
  “今天就以水代酒,祝愿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接再厉!”
  
  端起碗喝了一口,旅长才发现了不对:“怎么会是酒呢?”
  
  “旅长,今天大喜的日子,得喝酒啊!”李云龙端起酒碗。
  
  “下不为例,我先干为敬。”旅长没有继续纠结,端着碗一饮而尽,把空碗展示给众人。
  
  李云龙他们也都跟上,一碗酒下肚,开饭。
  
  饭吃到一半,电讯室的电报员,匆匆赶来叫走了旅长。
  
  李云龙跟赵刚对视了一眼,匆匆的扒拉完饭菜,也跟着出去。
  
  把电报打到他们团,一刻也不能等,显然是出了大事。
  
  果然,当他们两个到了电报房看到旅长时,旅长一脸的沉重,眉头紧锁,完全不像往日那个风轻云淡的旅长。
  
  “旅长,发生了什么事?”赵刚问道。
  
  旅长张了张嘴,最终用上了一个很不客气的称呼:“老蒋又犯老毛病了。”
  
  老毛病?
  
  赵刚还没琢磨过味儿来,打过数次反围剿的李云龙就反应过来了:反共。
  
  历史上总结此次事件用了四个字:皖南事变。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重庆委员长最著名的一句话了。
  
  在九一八事变后,委员长的南京政府对内外的基本国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他是怎么想的呢?
  
  委员长认为面临对日本和共党的两个战争,国党将受到两面夹击。
  
  他说:“外患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
  
  严令先清内匪,再言抗日。
  
  声称: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
  
  这是“安内攘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委员长明确提出,国民党政府的第一个责任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责任是抗日来攘外。
  
  而剿共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
  
  安内攘外政策中的对日态度,就是“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南京政府所采取对日妥协政策的重要原因,是由他们的阶级特性所决定的。
  
  在他们看来,落后的中国,无力打败日本,“中国一切不如人”。
  
  委员长一再表示“不求急功于一时”,不“博一时之虚荣”。
  
  所以,百团大战八路军暴露出四十万军队的力量,再次挑拨了委员长敏感的神经。
  
  在去年的十月份,百团大战刚刚结束。
  
  委员长就指示何应钦、白崇禧以果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八陆军发出代电(即“皓电”)
  
  “皓电”对于兔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和诬蔑,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
  
  并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
  
  与此同时,果党当局又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顾祝同等部准备向新四军进攻。
  
  “皓电”成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
  
  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
  
  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果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两千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
  
  李云龙已经在破口大骂,赵刚亦如旅长一样眉头紧锁。
  
  半个月前,是他们八路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浴血奋战,消灭了五千日军。
  
  可转眼间,国家的正牌政府,指挥军队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人开枪。
  
  如何不让人感到心寒呢!
  
  电报上还写了一件事,华北的果军公开投降日军,数量大概在三万人。
  
  原因是重庆政府,秘密的颁布了一个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
  
  投靠日本人,不算当汉奸,也不会被清算。
  
  只要积极的对八路的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还是果党的英雄。
  
  在这一“曲线救国”的卖国政策下,华北战场上的果党军队,就开始消极抗日了。
  
  虽然他们嘴上说是为了保存实力,但实际藏着什么心,是再明显不过了。
  
  日本人跟果军达成默契,减少对抗的兵力投入,抽调出来的人手,就会落在对付八路军身上。
  
  接下来,八路军的日子要更难过了。
  
  “事情你们也知道了,与其唾骂敌人,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部队的训练上,求人不如求己。”
  
  旅长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冲赵刚点了点头,立即带人折返。
  
  “真他娘的不是玩意。”李云龙骂骂咧咧的,赵刚不用猜都知道他骂的是谁。
  
  还能是谁啊?
  
  重庆写日记的那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