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交易系统开始 > 213,等一下,我男朋友呢?

213,等一下,我男朋友呢?

213,等一下,我男朋友呢? (第2/2页)

历史评价编辑语音
  
  汉末三国
  
  刘备: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陈寿:1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灌婴)、滕(夏侯婴)之徒欤;[38]2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39]
  
  杨戏: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39]
  
  唐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旧唐书·薛登传》: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效。斗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40]
  
  《大唐平百济国碑铭》: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41]
  
  宋
  
  萧常《萧氏续后汉书》: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舍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朱黼《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论赵云伐吴之谏):可谓深切著明。知天下大体矣。[42]
  
  陈造《江湖长翁集》(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43]
  
  元
  
  郝经《续后汉书》: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辄中几会。[44]
  
  郑元佑《郑元佑集》:如赵云之安民于蜀,亦岂宜以有限之屋共无穷之求。[45]
  
  明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46]
  
  范光宙《史评》: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47]
  
  王士骐《诸葛忠武侯全书》:光明洞达,可为滥赏之戒。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将而已。[48]
  
  沈国元《二十一史论赞》:而赵云之辞田宅请灭魏,皆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以名将律之。
  
  李贤《明一统志》: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49]
  
  万应隆《三峰史论》:赵云以汉贼不可不讨,故授以室而不顾,汉贼未灭一语,严于春秋,大哉即己溺天下之心也。[50]
  
  张溥《历代史论》(论赵云伐吴之言):其明大义,断大策,同于鲁肃,然度先主不能听也。[47]
  
  李纪《详注史略补遗大成》:(昭烈)用赵云而取汉中,遣关羽而攻樊城。[51]
  
  杨时伟《狂狷裁中》: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不减关张。[52]
  
  叶山:斯赵子龙所以艰难百战而求先主也。然则舜之于尧;禹之于舜;皋陶稷契之于禹;伊尹之于汤;太公之于武;幸之幸者也。孔明之于刘禅;陆贽之于唐德;李纲赵鼎之于宋高;其有良工之苦心乎。
  
  徐奋鹏: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之完人欤。
  
  王夫之《读通鉴论》:迨猇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公故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而徒流于猇亭乎?[53]
  
  沈一贯:赵云遇曹瞒而开璧,李广值匈奴而反前,皆不足而虚示之有余者也,卒以疑敌人之心,一因以破虏,一因以全师,益胆略过人哉。(《百大家评注史记》引)
  
  方孝孺:“夫昭烈至仁厚,孔明之忠顺,固可以为君臣师表;而蒋琬、费祎、董允之治国,关、张、赵、马之用兵,与夫诸葛氏之有瞻、尚,关氏之有彝,张氏、赵氏之有遵及广,推其所由来,昭烈、孔明之事,盖有出乎区区功业之外、成败之表者。”
  
  张萱《西园闻见录》: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
  
  宋徵璧《左氏兵法测要》:张辽、赵云出入敌垒,使敌披靡,以英风猛气自足慑敌,敌不敢害也,然非大将之道。
  
  清
  
  李光地:1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畧,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2蜀汉虽小,年数不多,却有可观。人物之盛,亦不止一武侯,即如关侯对张辽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但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悖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何等磊落。赵子龙不受第宅,曰:“霍去病尚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室未复,无所用此。”又谓“汉贼曹操,非孙权。”都中义理。张翼德释严颜,奉之上坐而受教,何等风谊,受刘子初之侮慢而不怒,何等气度,至后尚有蒋公琰、费文伟,即姜伯约亦有意思。朱子以正统归之,允当。“荧惑守心”之说,渺茫不可知,惟以人道大义为定,方是正理。
  
  王复礼《季汉五志》:1顺平真儒将哉。其律己也严。接人也慎。其见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当阳救主。奋不顾身。汉水立功。威还似虎。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圆而行欲方。其顺平之谓乎。2当阳之战、孙夫人之归,微子龙则后主将不免矣,故无论功烈才品逈出三国诸人之上。[54]
  
  计大受《史林测义》(论赵云谏东征):时则不愧诸葛忠武之大节。而有古大臣之风烈已。[55]
  
  易佩绅《通鉴触绪》:云固武臣之有本末者,而兼有儒臣体用矣。
  
  陈允锡《史纬》(论赵云谏东征):此策甚高,备不从以取败,天不祚汉也。[56]
  
  李景星《四史评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皆为蜀之名将,故合传。
  
  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倘用顺平之言,舍孙权而取关中,秦陇响应,汉室可兴矣。[57]
  
  赵作羹《季汉记》(评分田之谏):观云此议,得为治之本矣。
  
  朱可亭:1《历代名臣录》:云与关张及马超黄忠。号五虎将。陈寿以其强挚壮猛。比于灌滕。2《史传三编》:故孙膑减灶而虞诩增灶,赵奢增垒而赵云开垒,虚实强弱之形,兵事固倏忽而异变也。[58]
  
  林畅园师:以孙夫人之横,但任赵云、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贤者之有益于人国如此。[59]
  
  《同治桂阳直隶州记》:顺平虎臣,略地领镇。却婚辞宅,毅志弥奋。
  
  严如熤《三省山内边防论》:褒中栈道栈阁,用赵云王平辈忠谨慎密,良将专司之。其意固有在也。
  
  陈淡野《相理衡真》: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如天地之量,圣贤帝王之所效焉。山岳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则焉。古夷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气量,范文正公有济世之德量,郭子仪有福量,诸葛武侯有智量,欧阳永叔有才量,吕蒙正有度量,赵子龙有胆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远大之器。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