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开局:一个民国位面 > 第二百三十四章:杨盘

第二百三十四章:杨盘

第二百三十四章:杨盘 (第2/2页)

“宝物动人心啊!”
  
  听到这个解释,花船婆叹了口气。
  
  其实,答案她早就猜到了,只是一口气憋在心里,始终不愿意相信答案如此简单。
  
  张恒理解她的心情。
  
  可惜。
  
  事实就是事实。
  
  张恒不是个喜欢撒谎的人。
  
  虽然他知道,花船婆更想听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
  
  比如:胡夫人坠入爱河,有个负心人骗了她,说她偷走天衣就会一辈子对她好,跟她双宿双飞。
  
  然后胡夫人交出天衣后,就被负心人给抛弃了。
  
  这些年来,一直以泪洗面,不敢来见花船婆。
  
  这样说。
  
  花船婆心里肯定能好受些。
  
  但是,这是现实,不是童话故事。
  
  放火杀人金腰带,修桥补路没尸骸。
  
  这就是个好人没好报,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世界。
  
  张恒也看不惯,可事实就是如此。
  
  “这天衣,是我的某位祖师偶然得到的,说起来,这东西对我们没什么用,毕竟我这一脉飞升时,不用渡水火大劫。”
  
  “现在,我也不想看到它了,你带它走吧。”
  
  花船婆驼着背。
  
  本就苍老的她,看上去好似更加的苍老了。
  
  “人生如此,奈何,奈何。”
  
  张恒拱了拱手,并没有安慰花船婆。
  
  因为他相信,此时的花船婆只想一个人静静,而不是听他说些不痛不痒的安慰话。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别过。”
  
  张恒飞天而起,向恒真道而去。
  
  一天后。
  
  张恒驾临恒真道。
  
  恒真道位于西荒,与昆仑派比邻。
  
  将门派建在这里,实际上并不是好选择,只可惜恒真道立派的时间太迟,中原之地的名山大河基本都有主了。
  
  徐鸿儒又不想凑合,于是就将门派选在了这里。
  
  虽然西荒人迹罕至,有待开发,可地方大,竞争小,也不失为成为宗门驻地的好去处。
  
  咚咚咚...
  
  见有人御剑飞来,恒真道内顿时响起警钟。
  
  张恒抬眼一看。
  
  恒真道的宗门依山而建,修的大气磅礴。
  
  数百宗门弟子,跟随着长老,围绕着各个山头修行,看着很有修仙流的既视感。
  
  “张真人!”
  
  徐鸿儒听到钟声,走出来一看。
  
  看到张恒,脸上顿时多出笑容,与左右弟子吩咐道:“这位便是张恒,张真人,天下间有名的剑仙。”
  
  “见过张真人。”
  
  徐鸿儒的弟子们,齐齐向张恒施礼。
  
  张恒也不客气,一挥手,地上多出三坛泡了乙木精华和草药的药酒,开口道:“这些是药酒,一可满足口舌之欲,二可加快修行,每人一斤,你们分一分吧。”
  
  “谢谢真人。”
  
  众弟子们欢喜非常。
  
  “张真人,里边请。”
  
  徐鸿儒兴高采烈的将张恒请进大殿。
  
  到了大殿内。
  
  二人分作两边,张恒看了看里面的富贵装潢,开口道:“徐兄自己一人,经营着几百人的宗门,应该很辛苦吧?”
  
  “谁说不是。”
  
  左右无人,徐鸿儒也大吐苦水:“说起来我也是一宗之主,可我这个宗主只是表面光鲜,实际上是个样子货。”
  
  “现在恒真道内,有徒子徒孙四百七十二人。”
  
  “成才的不多,处处都需要我来操心。”
  
  “就拿最简单的修炼资源来说吧。”
  
  “踏入修行路,炼精化气,怎么也要辅以药膳吧。”
  
  “几百人的人吃马嚼,每天都是个天文数字,不操心怎么行。”
  
  张恒听闻,笑问道:“道友怎么不从散修之中,邀请几个性情良善之辈,加入恒真道,减轻点压力?”
  
  “人心隔肚皮,怎知何人良善。”
  
  徐鸿儒摇头道:“我想要的恒真道,是我的恒真道,眼下宗门建立的时间尚短,底蕴不足,我宁可自己劳累一些,也不敢疏忽大意,以免给别人钻了空子。”
  
  说完。
  
  徐鸿儒又道:“所幸,最早的一批弟子,慢慢也能独当一面了,现在的每日早晚修行,都由老弟子带着新弟子进行,遇到不懂的再来问我,不像刚开始那会,什么都要我操心。”
  
  张恒看了看徐鸿儒。
  
  没想到他还是个诸葛亮一样的人,喜欢事必躬亲。
  
  换成他的话,早就招收一些散修,许以长老之位,帮自己打理宗门了。
  
  当然。
  
  凡事都有两面性。
  
  像徐鸿儒这种,短时间内不会产生太多的利益山头,能拧成一股绳。
  
  要是按照张恒的办法,从散修中找几个人来当长老,分担压力。
  
  压力是小了,可门下弟子们难免会以各个长老为中心,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山头。
  
  那些长老说到底还是外人。
  
  掌权之后,要是跟徐鸿儒的理念有冲突,处理起来也会让人为难,让恒真道变得不纯粹。
  
  现在。
  
  徐鸿儒走的是全真模式。
  
  全真道由王重阳建立,王重阳是核心,往下则是第二代中,最杰出的全真七子为核心。
  
  师父教徒弟,徒弟再教徒弟。
  
  徒子徒孙一代代,自此宗门始成。
  
  而张恒的观念。
  
  更像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
  
  明教除了自己培养弟子以外,也会从江湖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和成名高手进来,短时间内就能让宗门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
  
  坏处也显而易见。
  
  左右护法,四大法王,五散人,五行旗掌旗使。
  
  众人谁也不服谁,每个人都能代表一帮人的利益。
  
  安稳的时候一切都好,不安稳的时候,稍有不慎整个教派就会四分五裂。
  
  “不提我这些烦心事了。”
  
  徐鸿儒转开话题:“你那边处理的怎么样了,东西拿到没有?”
  
  张恒点头:“不但东西拿到了,还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年轻人。”
  
  “有意思的年轻人?”
  
  徐鸿儒不知道谁能让张恒如此高度评价。
  
  “是镇西侯之子。”
  
  “那小子身上,有几分我的影子。”
  
  张恒想了想,又道:“以他的家室,以后或许会有一番作为。”
  
  徐鸿儒来了兴趣:“那小子叫什么?”
  
  张恒答:“杨盘。”
  
  “杨盘?”
  
  不知道为什么。
  
  听到这个名字,徐鸿儒心中一颤。
  
  这种心颤是没来由的。
  
  就好似,要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