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备前宰相 > 第113章 悟

第113章 悟

第113章 悟 (第2/2页)

听不懂?简单来说就是将军出生的子嗣天生就是将军,农民出身的人天身就是农民,这事儿谁都改变不了,你还是来跟我学佛吧。
  
  信长因为天台宗、一向宗的事儿对于佛教天然不友好,临济宗属于殃及池鱼,可是秀吉却是底层的泥腿百姓出身啊!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到了秀吉时代,临济宗依旧不能复苏抬头了嘛?
  
  听到以心崇传的答复,秀家似明似晦的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们您在这儿悟出什么了吗?”
  
  “通是通了,悟却未悟。”
  
  “那您通了什么,方便于我叙说吗?”
  
  秀家本。(本章未完!)
  
  第113章悟
  
  就是随口一问,本以为他会回答自己“修道修道,道在人为”之类和佛教有关的话。
  
  谁知道他语出惊人的说道“吾尝以为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现在呢?”
  
  “现在我我依旧这么认为,不过还要加上一句。”
  
  “哪一句?”
  
  “天下之势,因渐而盛,终有败日;天下之事,唯积乃成,方可永固。”
  
  “何解?”
  
  面对秀家的再次追问,以心崇传只是双手合十不再多言道“殿下心中早已明目。首发更新@”
  
  确实如他所说,当秀家听到他给自己的回答时候,秀家以后世的社会见解很快就剖析出他这两句话的意思。
  
  他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我过去常以为天下间若是没有等级名分,是人类的大灾难;因为等级名分,是天下的根本利益所在。
  
  换句话说他过去坚信临济宗的论调,天下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都有了自己的未来,如果有人想要去改变那就要压制他们,因为这些人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说的就是现代这群整天“我命油我不油天”,想要胜天半子的朋友们。
  
  但是后面半句话他却非常有意思了,解释过来就是:天下的局势,即便你不去管他,总有人会逐渐强盛,但是这样的人是天下之势早就的他,终有一天当天下大势不再他这边的时候,离他败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与之相反,天下的所有事情,如果是因为不断的积累而成功的,那么他的底子最扎实,他会一直这么牢固下去。
  
  以上这段话对于经历了改开和千禧前20年大时代的秀家来说却是感触颇深。
  
  你去看这20年的各种成功人物,就不由的想问,究竟是时代创造了他们,还是他们创造了时代?
  
  有些人每次踩在风口上,利用后20年人民的高负债造就的首富神话,终究因为高杠杆的支撑不住而破灭。
  
  有的人却勤勤恳恳从一个小固件开始,未战先思败,纵使前面几年发展磕磕绊绊,却避开了大部分的风险,当时代的潮水褪去,终会发现有人是穿着救生衣在游泳。
  
  放在当下来说,秀家不得不将他的话联想到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头上,他们这两个人又是不是因渐而盛的“势”呢?
  
  望着以心崇传虽然低着头却时刻盯着自己的眼神,秀家不由的心里犯憷,这个小和尚别看年轻但是这个天下的情况却看得清楚。
  
  “师傅能想到这一层着实出乎了我的预料,我认为这已经是悟而不仅仅是通了。而师傅却自己认为是通非悟,我很好奇师傅到底在悟什么?”
  
  “当然是通啦。若是悟便可先明势与积,不为其所误。”
  
  翻译过来就是,想要提前分析出那些人是被时代推上去的,那些是人是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的,这样才不会被前一种人耽误。
  
  “师傅是想探将生之事乎?好大的志向啊。吾尝“闻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然而这全天下最难的就是验之来事,若是师傅有朝一日得以参透其义,还望不吝赐教。”
  
  两个人似乎都对对方的回答不是很满意,在秀家看来以心崇传确实有一些天赋,稍加培养必是一番能相。
  
  不过现在他还是太年轻,说的话也太过假大空的,居然去考虑如何去参透未来的事儿了。
  
  别看秀家在前面批判了某些人这么多,事实上也是站在时代褪去之后才发现的这些问题,正值时代风口时候秀家又未尝不是一个逐梦者。
  
  换到现在来说,秀家难道不是一个因势而成的人吗?他借的是秀吉的势,秀吉借的是信长的势,信长借的是天下四分大名自顾之势。
  
  所有人都在借“势”,历史上的德川家康也在借势,你看他在秀吉死之前敢放一个屁吗?
  
  以心崇。(本章未完!)
  
  第113章悟
  
  传确实悟出一些道了,不过一味的把“势”打死却是有些过了。
  
  以心崇传对于秀家的回答也不满意,他本来以为秀家会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选”,但是秀家却是那个明势而循势之人,说白了就是投机分子。
  
  两边似乎都放下了此前对对方的试探的好感,殿内陷入一阵沉默。
  
  最后还是秀家惜才,或许更多的是不忍心将他留给敌人吧,于是开口说道“师傅的理想太过远大,我实在有些跟不上步伐。
  
  我只知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对于治国来说我就始终坚信“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道理。
  
  我始终认为国与家之间是分不开的,只有让武士和百姓们的小家安定了,我的领地才能安定,放之天下我想也是这个道理。
  
  师傅在就纠结何种因势渐盛,何种以积而成的时候,难道不就是另一种想要循势而盛的表现吗?”
  
  秀家说这些话的出发点,并不是他真的参悟了什么大道理,完全就是他想要招揽以心崇传到自己手里随口说的一句话,目的是打击其的目标,击垮他的心理为之后招揽的话术做铺垫。
  
  但是未曾想自己说完之后连自己都愣了一下,对面的以心崇传更是惊讶的看向自己,随即陷入一阵自我反省之中。
  
  不久之后以心崇传坦然笑道:“多谢右大将解惑,未曾想我居然陷入了自己的设置的魔道之中。”
  
  而秀家也没有自我辩解,反而趁机向他发出了招揽的请求“我与师傅有缘,如今已经是3次相会了,每次都有不错的领悟。自我认为我与师傅之间已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了。
  
  如今我即将从西国转封东国,不知道师傅愿不愿意随我前去关东,继续与我辩证解惑?”
  
  而以心崇传也趁机答道:“如此甚好,能得右大将一个知己是小僧的荣幸。”
  
  听到两人三两句对话以心崇传就打算跟着秀家远行关东,在一旁陪着的少僧正惊讶的看向他问道“崇传,你师傅交代你的课业不完成了吗?”
  
  以心崇传坦然答道:“心有菩提,方能了悟人生。修佛,旨在修心,不是遁世,不是避世,而是为了超越自己。”。
  
  第113章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