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备前宰相 > 第二十七章 回顾虾夷事(上)

第二十七章 回顾虾夷事(上)

第二十七章 回顾虾夷事(上) (第2/2页)

分别是:松前国(渡岛)、后志国、胆振国、日高国、石狩国、十胜国、钏路国、根室国、天盐国、上川国、北见国。
  
  没有边界完全按照后世北海道11国进行划分,其中石狩国被一分为二,西部为石狩国,东部为上川国,将松前藩与渡岛国进行合并,合称松前国。
  
  秀家划分的天盐国,包括后世上川综合振兴局北部,即后世士别市盆地以及北见过西北部的宗谷综合振兴局地方,换句话说将北海道的西北角全部划入天盐国领。
  
  而北见国的领地被大幅缩减,去掉了后世地图上西北角长长的小尾巴,当然北见最重要的鸿之舞矿山依然涵盖在内。
  
  秀家在地图上也标注出了期望虾夷奉行所优先拓展的地块,其中就包括日高、胆振、石狩和北见四国。
  
  明治五年(1872年)对北海道进行勘地之时,志后国以265,580.84石一骑绝尘,即便是北海道南部已经开发了300年的的渡岛(松前藩)都无法比上。
  
  但是这里距离涵馆太近,秀家本着隐藏实力的想法还是决定不要过早的和当地大名蛎崎家进行往来,就怕这人嘴巴没门,把宇喜多家在北海道还有领地的事情告知了秀吉。
  
  而且要知道志后国多山地,即便如此依然产出26万石,与其相比,日高、胆振、北见、天盐几国在开发之后石高数应该与其相当。
  
  而作为后世产量基地的石狩、上川、十胜、钏路、根室五国他们的粮食产出无疑于将会倍之志后国。
  
  要知道北海道中部的石狩振兴局、空知综合振兴局内的平原地区和上川综合振兴局内的盆地地区是日本重要的稻米种植区。
  
  根据明治十五年(1882)开拓使被废止时候的统计,石狩振兴局有物産高235,120.57石,有人94,577人;空知综合振兴局有物産高187,792.65石,有人76,043人。
  
  这两个加起来就是秀家规划的石狩国面积,合计不下40万石的知行,即便放在日本本州岛上都是妥妥的上国。
  
  上川综合振兴局以301,046石,人口129,132紧随其后,是北海道当时少有的大国。
  
  十胜、钏路、根室几国由于开发较晚,数据失真严重,在明治十五年(1882)最后一次统计中,十胜仅有35,578石,钏路88,342.98,根室55,572.81。
  
  这三个后世日本的大粮仓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水利设施改造,关于他们完全开发后的数据我们只能进行估算,大致与石狩、上川两国不相上下。
  
  毕竟在当时,即便是原版的天盐国,因为开发较早的缘故,都已经有98,259.32石的知行了。
  
  根据濑户家正今年送回日志上的最新消息,他们已经在秀家划定的备见国北部后世纹别地方开拓了殖民地。
  
  之所以选择后世更加适宜耕种的北见南部纲走、湧别地区,完全是因为这里沼泽遍地,开拓沼泽地的付出远比河流沿岸要多的多。
  
  纵使这里在后世有着北海道最丰富的水利资源,秀家都不愿意让宝贵的开拓者在这里浪费时间。
  
  即便是已经被开发的日高国东南部,都因为沼泽的原因被秀家叫停了开发,转而继续向北方的石狩、上川开拓。
  
  第二个原因就是秀家期望尽早的开发鸿之舞矿山。而纹别边上藻鳖川就是最好的标志物,沿着藻鳖川向西南方搜寻,就能发现在后世远轻町的旧丸濑布町南面的元山矿山。
  
  根据濑户家正的报告,他们在去年夏季在纹别建立基地,根据在苫小牧的经验,选择在距离海岸8km,并且背风的富美地方修筑城砦,取名纹别城。
  
  由于开拓时间较短,他们还来不及开拓田地,这里的物资还需要南方玄珠城提供。
  
  但是他们已经藻鳖川中发现了金砂的存在,准备在今年开春冰雪消融之后开始淘沙,预计每年能给殿下献上金判百两左右。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秀家让他们过早的开拓北见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拓荒。
  
  要拓荒石狩和上川有的是良田给他们开垦,再不济去十胜、钏路都比这里要方便的多。
  
  秀家之所以让他们尽早登录北见的目的,就是为了鸿之舞矿山。既然已经在藻鳖川中发现了金砂,那么沿着藻鳖川而上发现元山矿山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等到元山矿山开采之后,每年能为宇喜多家提供近千斤的黄金和逾吨的白银,这就是相当于1万两黄金和十万两左右的白银,这钱赚的不比在关东种田得劲嘛?
  
  至于日高、胆振两国的开发,由于秀家的刻意叫停已经陷入停滞,现如今两国依然只有6城,物高产出分别为4.8万石和2.7万石。
  
  以玄珠为首的虾夷奉行所将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向北开拓上面,现如今石狩地方的开拓已经建有千岁、青叶、长都、安平、瑞穗、追分七城。
  
  其中长都、瑞穗、追分三城是归附的阿依努部落在宇喜多家帮助下修筑的城池,他们已经在虾夷奉行所的干预下从渔猎转变为农耕,并且和大和民族的百姓进行了融合。
  
  三城的城主分别是当地阿依努族的领袖,并直接以三城为苗字给自己起了日本名字。
  
  这三个城内大和民族的比例不高,但是有部分领民选择在当地和阿依努族女子联姻。
  
  原本在西国连老婆都讨不到的低贱农民,到了虾夷竟然有部落酋长抢着送老婆,人人都娶了4个老婆以上,每年冬天大雪封山无事可做的时候,就在特制的防风窝棚里造人。
  
  泉乡、千岁、安平、三城是三个融合城,城内阿依努人和大和人对半开,城主都是宇喜多家当初迁移过去的武士。
  
  这些原本在宇喜多家内只有一个小村子几十石知行的低级武士,到了虾夷国人均跃升成为百石千石的中级武士,更有甚者领有一城千石知行。这是他们当初在备前等国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