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林氏荣华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攻击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攻击

第一百四十二章 攻击 (第2/2页)

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以楚帝的心机他不会不知。
  
  “崔大人,国库的粮食还能支撑南征军?”一旁的礼部尚书陈大人关切的扭头问。
  
  户部尚书摇了摇头道:“已经着令各地筹备粮草,江南离南汉不远,可从那边的库房里暂调一些,只是也不多,再拖下去只怕要加增军税了。”
  
  皇帝微微蹙眉,身为皇帝,他最怕的就是给百姓加税了,可这又实在没办法。
  
  陈大人闻言便满脸忧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候加征税收……”
  
  “陈大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总不能让将士们在前线饿着肚子打仗吧?”兵部尚书看不惯他这拐弯抹角的模样,呛声道:“连拿刀的力气都没有,还怎么上前线?”
  
  陈大人淡淡的瞥了他一眼道:“闵大人多想了,我并不是说不给前线粮草,而是忧虑今年的粮食。”
  
  他转头道:“陛下,打下南汉后便要安置着手安置百姓,这次战事覆盖南汉全境,卷入战乱的百姓可不少,到时所需的粮食也不会少。难道到时候还加征赋税吗?”
  
  陈尚书忧心道:“用大梁百姓的赋税去养南汉的百姓,只怕百姓们心中不服啊。”
  
  “那依爱卿之意该当如何?”
  
  陈尚书还没来得及说话,崔尚书已经道:“什么大梁的百姓,南汉的百姓,待南汉投降,不管他之前是哪边的百姓那都是大梁子民,难道陈大人还想把人分开来计?”
  
  “臣不是此意,只是民间多愚民,臣等认他们为大梁子民,只怕大梁百姓不认,到时只怕有些冲突。”
  
  一旁的工部尚书不屑的嗤笑一声,陈尚书没理他,而是扫了一圈道:“这是实情,难道诸位大人不认同吗?两个村子之间尚且可为了水争执斗殴,何况本来分属两国的百姓,为的还是粮食。”
  
  其他人心中微微点头,也有些忧虑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粮食不够。
  
  陈尚书也说,“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粮食不足。”
  
  皇帝抿嘴道:“诸位爱卿有何好建议?”
  
  “陛下,不如趁着农耕刚开始,着令各级官员督查,减少其他作物的耕种,增加稻麦种植,若有丢荒则严惩,”陈尚书道:“还有,中等以上的良地良田除了拿来种植粮食外,其余作物不得播种。”
  
  他叹道:“臣可是听闻,有些豪富之家还拿着良田放牧和建造作坊,这何其暴殄天物。”
  
  其他大臣闻言相视一眼,皆不由皱眉。
  
  他们都觉得陈尚书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这种措施一听就知道不能实行,真要这么严厉规定,那才是使人家破人亡呢。
  
  过犹不及,从政者更应该慎重,一个小小的措施毁的却有可能是万千家。
  
  众臣皆看向正中的皇帝。
  
  皇帝也有些不愉,“此计不妥,天下百姓万万,情况各自不同,怎能一概而论?”
  
  户部尚书便笑道:“倒可以改动一下,鼓励大家多种植粮食嘛,到时由户部平价收购粮食。”
  
  皇帝微微点头,“此计不错。”
  
  陈尚书道:“就怕有的人重利不从,占着良田去放牧和建造作坊。”
  
  皇帝沉着脸道:“占用良田放牧和建造作坊本就是违法之事,陈尚书是有状告之人?”
  
  他也看出来了,礼部尚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良田来放牧和建造作坊本来就是违法之事,直接告官就是,哪里用得着想出这一条计策来?
  
  陈尚书便坐在马上微微躬身道:“陛下,臣听闻林郡主将陛下所赐的良田用作果园牧园,还在上面大肆建造作坊,臣闻之心痛,那可是三十顷的良田啊,若是都用来种粮食,那可以收获多少了?”
  
  本来已经落后许多的工部尚书一听不乐意了,打马上前两步道:“陈尚书,你可不要随意污蔑人,你是亲眼看见林郡主把良田用作牧园果园了?”
  
  工部尚书怼完他又转头看向皇帝道:“陛下,水果的销量如何,再看粮食现在的售价和销量,一亩地又能养多少牲畜?林郡主又不是笨蛋,怎么会用良田做果园牧园?”
  
  “那作坊呢,难道作坊的收入也比种植粮食低吗?”陈尚书冷哼道:“陛下,臣听闻苏州内外皆是林氏子弟在卖纸,那纸张皆产自纸坊,难道纸坊不是建在良田上的吗?”
  
  “陈尚书又没亲眼见过,如何知道它是建在良田上的?”工部尚书不悦道:“贫瘠之地可以用作房屋,作坊建设,这可是律法中规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