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林氏荣华 > 第八十九章 反击(二)

第八十九章 反击(二)

第八十九章 反击(二) (第2/2页)

林清婉就瞥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我是想多给他们那几文抄书钱?”
  
  林清婉抚摸着那些书,眼睛明亮的道:“于读书人来说,万物皆有价,但有一样东西是无价的。”
  
  “那就是知识!”她拍了拍手底下的书道:“战争损毁了不少的书,幸存的却又大半存在世家和士族家中,书铺里卖的书多是些常用的,有的书铺甚至连《左传》都找不到,寒门学子要出头只能通过科举,你觉得仅凭书铺里那些书他们能争得过世家,士族,勋贵还是豪绅?”
  
  柳管事说不出话来。
  
  “宝贵的是这书里的内容,送去吧,聪明人总会明白我的苦心,而若是连这点都领悟不到的人也不在我们的争取之列。”
  
  大梁的科举制承自唐朝,并没有后世明清那样的完善,相比之下还有许多弊端,但同样的也有许多长处。
  
  其一便是它考试的科目更全,录取的人才也更细致,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更多。
  
  现在大梁的科举多为常科,光种类就有五十多种,有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俊士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一史科,三史科,道举科,童子科等。
  
  除明经科和进士科常举行外,其他科都视情况而定,唐时因明算科和史科等常不举行,后面已经取消,但现在人才断绝,大梁建国时,太祖为了让朝廷运行下去,明算科还招过店铺的账房。
  
  到现在,明算科,史科和明法科等也经常召开。
  
  而这么多常科中以进士科和明经科最尊贵,明经科考的便是帖经和墨义。
  
  墨义很好理解,便是对经文的字句进行简单的解释。
  
  帖经则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蒙中,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上三个字,让考生填充。
  
  考试范围在十一部经书中选,有《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孝经》和《论语》。
  
  别说那些从小为科举读书的考生,就是婉姐儿和林玉滨也要学这十一书,要不是女子不能参考,林玉滨说不定还能给她考个明经回来呢。
  
  所以明经很容易考,有“三十老明经”的说法。
  
  相比之下进士科就要难得多,因为它考试更重诗赋和策问,这就不是背诵和墨义就行了,更看重才华。
  
  进士科的帖经只从《礼记》、《左传》和老子里出,诗赋各一,但策问却需要写五篇,其中涉及到国家时下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
  
  这就不是只看考试类的书就够了,但寒门学子资源有限,很少能够争得过那些底蕴深厚的人家。
  
  哪怕是林家已经没了男丁,但林清婉每个月依然能收到朝廷的邸报,最先知道国家政策的走向,那些寒门学子知道吗?
  
  他们只能集聚在一起通过别人口中得知,为了能够借阅到更多的书籍和得到更多消息,当中有不少寒门子弟愿意给人去做幕僚。
  
  而林清婉现在就是在免费向他们开放一部分资源,她相信志在进士科的人肯定能明白她的苦心。
  
  不明白也没关系,她可以稍作引导一下,让他们明白嘛。
  
  除了书籍之外,她还会送他们一样大礼。
  
  林清婉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丫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笑着说曹金和孟福的糗事,嘴角微翘的想,等草纸发明出来,纸价肯定会有所下跌,寒门子弟学习的机会则会更多了。
  
  白枫捧了个托盘进门,见丫头们都凑在一起说话,不由板了脸道:“出去时便见你们说话,回来时怎么还在说,姑奶奶不是让把园子里开的花摘了晒干吗?要是这边的做完了,明儿就回城里去,那么大一府的花还等着处理呢。”
  
  丫头们吐吐舌头,有一个年纪小的就弱弱的道:“那么好的花怎么都摘了?”
  
  “你知道什么?”白枫哼了一声道:“那些花都开了,再过几日也要谢了的,落在地上还不是浪费,不如晒干了,以后是做成饼干,香脂,药材,茶叶都可用。快干活去吧,不然让林嬷嬷知道了,小心你们的皮。”
  
  丫头们身子一抖,一哄而散。
  
  林管家站在林清婉身后脸都黑了。
  
  林清婉就哈哈笑道:“林嬷嬷很有威望,管家有福。”
  
  柳管事忍不住瞄了林管家一眼,林管家低下头去应了一声,耳朵尖有些发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