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刘协:我真的只想禅让啊!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臣俩都挺感动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臣俩都挺感动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臣俩都挺感动 (第2/2页)

而在刘协的设计里,管着议税阁的杨彪在决策的权力上应该是远大于荀彧的才对,但他也不应该去管执行。
  
  所以总而言之,荀彧走人,这其实对于刘协的计划,应该是很有帮助的一件事,而且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他着手对朝政进行“微调”。
  
  比如将议税阁的成员构成,尽量的与朝廷脱离关系,比如盐铁会议的问题上,也尽量让自己抽身事外等等。
  
  不对,议税阁与尚书台之内的各部尚书,好多都是重复的,这个不好,得想个办法将之剥离,嗯……御史台好像不错,以后有机会我试着增加一下御史的权限,给他们改革改革,把他们直接送进议税阁。
  
  还有荀悦,对,既然荀彧现在跟我辞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荀悦也给安排了呢?这个荀悦简直是自己想要放权路上的绊脚石啊!
  
  当然直接把他扯下来或者踢出去也不成,因为他不当这个中书令,也会有别人来当,总不能把中书台这个机构都给撤了吧?
  
  那样的话确实不太方便,而且鬼知道这些群臣又会怎么脑补,莫名其妙的就再搞出一个实权的决策机构出来。
  
  于是刘协想啊,想啊,越想就越飞,脑子里一口气冒出了好多的骚操作。
  
  而荀彧见天子明显是一副正在深思,思得完全沉浸在思想的世界里都走神了的样子,当即便被吓得屏住了呼吸,生怕因为自己的喘息声太大了影响了天子的思绪。
  
  好一会儿,刘协突然问道:“令君既然辞职,那,仲豫呢?”
  
  荀彧愣了一下,道:“仲豫是陛下的私臣,如何安排,自然全由陛下一言而决。”
  
  “嗯,既然如此,等新皇宫建好之后就将中书台迁至北宫吧,新皇宫朕也不打算用太监了,就让嗯……让仲豫负责朕的私人事务如何?”
  
  说着,刘协还颇为忐忑的瞅着荀彧。
  
  毕竟这不管看起来,还是实际上,这不都是让荀悦干太监的事情么?虽然不会切了他就是了。
  
  说真的,刘协已经做好这荀彧当场翻脸的准备了。
  
  然而结果,对于此事早有预料,但是想的跟刘协又完全不一样的荀彧,闻言却是一丁点都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甚至心理还在感叹:果然啊,天子就是在等我辞职,你看我这一辞职,仲豫那头马上就给安排了,以后事归北宫,他的职权肯定还会进一步的上升的。
  
  于是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就代替荀悦谢恩了。
  
  刘协则被感动的都哭了。
  
  忠臣啊!这是怎样的忠臣啊!
  
  堂堂一朝宰相,我让他来北宫帮我管理私人事务,除了不切那一刀和太监也没啥区别了,这是多么大的侮辱啊,这荀彧居然还笑得出来。
  
  又想到前些年,这荀彧夹在自己与曹操中间是多么的不容易,为了让这个傀儡朝廷保持基本的尊严是如何的呕心沥血,又想到没有他们哥俩,自己这个皇帝说不定直到现在都还只是傀儡,想到自己能有今日,这哥俩的居功至伟,嗯……虽然这真不是自己的本意。
  
  但总之吧,即使是刘协事实上一心只想禅让,也被这荀家两兄弟给感动的哗哗的。
  
  大忠臣啊!
  
  是我亏待了他们啊!
  
  “文若啊,请辞之前,你作为尚书令,再帮我拟最后一道诏令可好?”
  
  “陛下您吩咐。”
  
  “荀彧自守尚书令以来功勋卓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举贤荐能,使百官各司其职,理政安民,使百姓安居乐业,尽忠职守,使大军出征在外而没有粮草只忧,录前后功,封颍阴县侯,追加食邑一万户。”
  
  荀彧闻言也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天子这是要加我的爵位了。
  
  但是荀彧也没有想到,这爵位居然会加得这么狠,好家伙这是一步到位啊,大汉朝现在才几个万户侯?
  
  退休之后有万户的食邑,想来,也可以占据更加要害的企业,占有更多的股份,更重要的是,他也可以作为勋贵议会的一员,堂而皇之的向朝廷进行施压和问责。
  
  只要曹操不退休,谁能跟自己相争呢?
  
  如此,尚书台对议税阁负责,议税阁对自己所主导的勋贵院负责,再加上荀悦的中书台坐镇北宫对这些行政衙门加以统筹协调,这天下不就万万年稳如泰山了么。
  
  反正结果吧,就是俩人都挺感动的,一时间君臣相知,被写进了史书之中,想必,又是一段佳话吧。
  
  紫笔文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