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长夜国 > 第两百四十一章 后天阵母…茗山书院 (二合一)

第两百四十一章 后天阵母…茗山书院 (二合一)

第两百四十一章 后天阵母…茗山书院 (二合一) (第2/2页)

十月十八,秋风萧瑟。姜药以摄政太傅之尊,巡视茗山书院。
  
  姜药祭出阵纹钥匙,才带人顺利进入结界,回到茗山。
  
  茗山书院,就修建在领主府不远的茗山之东,茗水之阳。
  
  远远望去,坐落在青山白云间的茗山书院,显得格外淡泊宁静,超然物外。
  
  一个完全用普通青石修建的台阶,从茗水南岸往上延伸,山脚之下,赫然一座少见的青石牌楼,上面写着:“茗山书院。”。
  
  楼牌两边,则是两幅同样少见的石刻对联:
  
  “文教巍巍,德被苍生天地大;武道玄玄,气壮山河星空远。”
  
  横联是:文武远大。
  
  笔迹遒劲,法度森严,也是真界少见的书法艺术,当然是姜药亲笔了。
  
  此时,姜药正带着一群人,站在楼牌之下。
  
  “太傅请看,这楼牌修炼不到一年,然而却有古朴圆润之意,怪哉啊怪哉。”楚恒指着楼牌说道。
  
  姜药一看,果然见到这新修不久的楼牌,真有一种氤氲之气,显出几分古老。
  
  很明显,这是感应到了天道气运。
  
  “善哉。”姜药轻摇羽扇点头,“道之为气也。”
  
  说罢,拄着蛇杖拾阶而上。
  
  上山台阶两边,每隔十丈就有一对石兽,显示茗山书院的极高规格。
  
  不一时,前面又是一座楼牌。
  
  上面四个字:修文道场。
  
  又是一副对联:
  
  四书通大道,心海明月在;五经感太微,灵台魂灯长。
  
  这也是姜药的手笔了。
  
  此人众人看到这对联,更是感到大有道理。
  
  及至到了书院,首先入眼就是一个青石广场,雕刻着一个相貌奇古的老人,抚须展卷,意态通幽。
  
  旁边石台上八个字:大成至圣,万世师表。
  
  此人姓孔名丘,字仲尼。据姜太傅说,乃是上古先贤圣人。本来,整个青阀都没有人知道孔丘这个人。
  
  可是现在,孔丘在青阀的名声极大。
  
  当然,也仅仅局限于青阀了。其他地方,没人知道孔丘是何方神圣。
  
  孔丘的厉害之处是,他的《论语》大道至简,妙意高远,非常容易上头。
  
  越是研究《论语》,就越是感到自己之前的道,很不完整。
  
  或者让人感到,自己之前的道,不对,歪了。
  
  太傅说,孔丘是儒道之祖,儒道乃人道真意。如果天下不修儒道,那么天道就是有缺的,个人的道也会受到影响。
  
  姜药带头对孔圣雕像施礼,这才进入祭祀孔子的至圣文宫,然后才进入书院道场。
  
  这里,就是文院了。
  
  很多身穿崭新襕衫的少年武修,正在研读《四书五经》。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人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道并行而不相悖…道不同,不相为谋…”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对于文教早就断绝的真界来说,能读懂《四书五经》这种“史前经典”,显然并不容易。
  
  他们,仅仅识字而已。
  
  很多书中的人名,事件,典故,都是他们不知道的。
  
  尤其是《春秋》和《易》,让他们学的有些吃力。
  
  还有人,在按照姜药的字帖,练习所谓的书法,或者作画。
  
  这些人之前只知道武道,什么都不懂。几乎是从无到有的学习这些从未接触的东西。
  
  他们学的越深入越发现其中的博大精深。很快就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很多人的道心,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圆润。
  
  他们更加坚信,学习这些能让自己道心更完善。
  
  姜药看到第一批精心选拔的学子,感到非常高兴。
  
  这首批九百学子,全部是寒门子弟。他们在这里学习《四书五经》和琴棋书画,还要学习统一的武道功法,很像一个宗门。
  
  宗主就是书院的山长:姜药。
  
  这些学子,将是传播儒道,教化天下,再开文明的种子。
  
  “学生见过山长大人!”学子们见到姜药,都站起来,用统一的儒教叉手礼,郑重行礼。
  
  姜药回礼,当众做了一番读书有利于修道的演讲,又写了几幅字,都是华夏一些先哲名言,用来鼓励学子。
  
  接着,又到武院,观摩学子们修炼武道和武技。
  
  武院是用阵法禁制加固过的,学子们读书之余,必须修炼武道。他们进入书院学习,乃是文武兼修,不能放弃武道。
  
  除了文武,他们还要学习律法,制度。
  
  姜药很满意。他发现,所以的学子都是少年少女,年纪不超过一甲子,修为最少武士圆满,资质都是乙等以上。
  
  这是从二十个郡报名者中百里挑一的选拔的。
  
  整个书院朝气蓬勃,昂扬向上,气氛极其鲜活。让姜药忍不住想起自己当年的校园生活。
  
  相比自己玩一样的校园生活,茗山书院反而更像是个真正的校园。
  
  十年之后,这九百学子,将是天下的文教火种,是变法的理论中坚。
  
  接着,姜药又检查了新建的藏经楼,护山大阵,学员洞府等地。
  
  总体而言,学子们的修炼学习环境,很不错。书院该有的东西,都有了。
  
  姜药下令,茗山书院学制九年,每年招录一批新学员。只有顺利毕业,才能获得秀才功名。
  
  秀才,就可以担任小吏了。
  
  实际上,第一批学生,几乎都是自学,没有老师教他们。
  
  姜药能做的,无非就是给教材,给资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其他的,他就没辙了。
  
  ………
  
  姜药视察完寄予厚望的茗山书院,又去观摩三万武尊新军的训练。
  
  负责训练三万武尊新军的,是出身兵道世家的离阳。
  
  离阳虽然是武家贵族出身,可是其家族早就被灭,除了兵道传承,和寒门并无区别。
  
  离阳祖上是抗魔大营将门,却流落青阀,被姜药选拔,亲自委任为新军总教头。
  
  专门训练复杂之极的兵道阵法。
  
  此时,巨大的校场之上,三万武尊修士以百人为单位,星罗棋布的立体排列,随着离阳的军令,不但调整阵型。
  
  军阵是什么?其实就是士卒组成的阵法,可以是攻击阵,可以是防护阵。
  
  每一个百人队,都是一枚阵棋子。
  
  所以,军阵训练是很难的。
  
  没有五年的苦训,这三万武尊军无法生出战域,就是乌合之众。
  
  可一旦训练完成,就抵得上三十万武士军!
  
  “末将离阳,拜见太傅!”离阳见到姜药来视察训练,立刻前来拜见。
  
  离阳年过百岁,不过武宗圆满的修为,可是他的兵道天赋,却很是厉害。
  
  是个天生的将才。
  
  “免礼,星恒兄,不知这武尊大军,何时可堪一战?”姜药站在山岗上,看着平原上的三万武尊。
  
  离阳道:“武尊军只有三万人,倒是好训练一些,五年之内,勉强可战。太傅,这已经很快了。”
  
  “所以,末将建议,五年之后,尽量不要和周边武阀大打出手。”
  
  姜药点点头,“孤不急。星恒兄,这三万武尊,十万武士圆满,就交给星恒的训练团了。”
  
  训练团,也是姜药变法的产物,专门用来吸纳兵道人才,训练新军。
  
  “太傅放心,末将一定殚精竭虑,不负太傅所托。”离阳很恭敬的说道。
  
  是姜药让他有了这个机会,有了重振家声的机会,他得姜药赏识提拔,当然对姜药心怀敬重。
  
  姜药变法对人心的影响就是:礼制对个人实力的压制越来越大。
  
  为何这么说?
  
  就拿姜药来说,他只是个武宗修士,可同为武宗的离阳对他很恭敬,满朝大臣,很多都是武宗,甚至是武真,对他也很恭敬。
  
  这在其他武阀,是难以想象的。
  
  在其他武阀,个人实力,才是决定性的砝码。
  
  青阀,个人身份和官位的砝码却越来越重。
  
  这表示制度的力量在不断增加。
  
  这有点像华夏古代了:不能说你比上级个人武力强,就可以不敬上级。
  
  少年太傅巡查完,才回到自己的领主府。
  
  一进门,就看见姜菜在教授三个亲传弟子。
  
  “拜见师尊!”三个弟子很久没有见过姜药了,此时都面带惊喜的上前问安。
  
  姜药挥挥手,“你们下去修炼吧。”
  
  姜菜的修为,已经是武宗初期。这段日子,她主持领主府的家政,过的非常惬意自由。
  
  “小药,有件事我要告诉你。”姜菜看见三个弟子下去,方才说道。
  
  “阿姐说吧。”姜药感知不是什么好事。
  
  “你的女徒弟林婵儿,曾经几次回家探亲。这也没什么。可是最近两次,她根本没有回家,而是离开了茗山。”
  
  “如果我猜的不错,她在和一个人解触。”
  
  姜菜说完这些,神色凝重,“小药,虽然这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你最好还是搞清楚,和她接触的人是谁,想要干什么。”
  
  姜药笑了。
  
  “原来是这事。阿姐的心还真是细致。阿姐放心吧,此事我已经知道,也是我授意婵儿怎么应对的。”
  
  姜菜若有所思,“对方是什么人?”
  
  姜药道:“可能和神农天城有关系。看样子,我该去趟神农天城了。不能让他们躲在暗处,一直盯着我。”
  
  姜菜皱眉:“对方可能是个陷阱。”
  
  姜药点头:“没错。所以,我要让对方意外,这就要靠婵儿了。”
  
  姜菜有点担忧,“婵儿可靠么?”
  
  姜药笑道:“阿姐放心。婵儿就算不可靠,我也能活着回来。我就是想知道,暗中盯我的人究竟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倘若敌人无法避免,那么也不能让敌人躲在暗处。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