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神话版三国 > 第四千五百七十一章 从根子斩断

第四千五百七十一章 从根子斩断

第四千五百七十一章 从根子斩断 (第1/2页)

因为刘桐很少在国家大事上发表自己的建议,但很多事情又必须要让刘桐知道,并且按照法理,摄政长公主需要对各个地方的奏折进行回复。
  
  有没有好好回复这种事情先放在一边,就汉室现在的情况而言,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没有回复,其他的先丢在一边再说。
  
  单从理论上来讲,北贵山区那边混到六百石的老哥都可以写奏折上报,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转,到刘桐手上批阅之后送回去。
  
  可这只是理论上,假设这种理论真的能得以施行,那北贵山区的老哥现在怕不是为了六百石的官职都打起来了,然后努力学习公文写作,尽最大努力先给刘桐整个公文,表述一下自身对于汉室长公主的崇敬。
  
  然而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发生,北贵山区的老哥努力学习汉字,写的公文基本都石沉大海,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刘桐压根不干涉朝政!她在某些方面极为的克制,虽说已经确定刘备和陈曦并不会害她,但刘桐对于行使皇帝的权力还是非常之谨慎。
  
  按照刘桐的话来说,她担心自己沉迷于这种执掌天下的大权之中,等到需要退位的时候无法调整好心态,做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所以还是直接不去碰这份权力,只在可控程度内行使即可。
  
  此话真假且不言,但刘桐不直接行使皇帝的权力这点倒也确实是事实,而刘桐不行使,那总得由官僚系统来行使,所以后面由政院这边分割了权力,一定程度上执行了近乎明朝内阁的票拟制度。
  
  但和明朝的票拟不太一样,汉室目前行使的票拟制度,外廷的奏折和汇报是先送到政院这边,因为刘桐过于慵懒,很可能会导致重要政务的拖期,所以从一开始刘桐就明言了,外廷的奏报由政院这边做出审批之后,再送往宫廷,经由摄政长公主“审核”之后,再行给出回复。
  
  总体而言,汉室这套政策让政院的权力巨幅增大,这也是政院能按住某些事件的重要原因,因为这套政策下,政院可以直接将某些奏折直接作废,虽说截止目前还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但真要做的话,确实是能做到。
  
  故而陈曦也在考虑后续对此进行改良,但刘桐那边不太配合,导致这玩意儿大概率会延续到元凤二十年结束,拉开新的篇章之后,直接改掉,毕竟元凤建元所宣布的律令之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目前元凤朝实行的制度是因人成事,而非是制度成功,所以后续会逐渐消减人的因素。
  
  也是因为这一离谱的制度,票拟权显得非常逆天,因为刘桐基本没有驳回过票拟的内容,每次都是挑几个审一下,然后让丝娘将玉玺拿过来直接盖章就是了,至于剩下的大多数的奏折都是由辛宪英审阅。
  
  故而私底下也有人称辛宪英是内相什么的,不过这种说法倒也没有让人感觉到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怎么说呢,汉朝离谱的地方就在于,你所能想到的离谱操作,前辈都已经给你干过了,并且这些离谱的前辈干的很好,以至于你很难用男女性别这种东西来攻击你的对手,你只能攻击对方干的不行……
  
  至于女性内相,咋说呢,在东汉已经出现过了,和熹皇后邓绥在临朝称制期间,任用并深入参与政务的女性叫做班昭,就是古代四大才女的那位,当然在东汉年间,班昭被称之为天下第一才女。
  
  这个叫法真要说其实也不能说是捧杀,因为班昭确实是有能支撑这个名望的功绩和能力,不提辅佐和熹皇后邓绥稳定天下大局,顶着天降陨石,四夷动荡,天下岌岌可危的糟糕局势,稳住了汉家江山,光是一个修史,在古代就足够支撑起这个名望了。
  
  毕竟古代官方修史,能参与的都是大佬级别的人物,甚至越往后,能否参与修史,直接关乎着自身资历和官职的上限。
  
  而汉书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都是班昭独立完成的,并且其还辅助兄长完善了汉书的其他部分。
  
  这个强度对比的话,东汉末年在文人圈子里面最牛逼的那几位,也就郑玄、蔡邕这等勉强够碰瓷。
  
  修史这种伟业,在古代的文人圈子里面属于顶流的顶流,甚至哪怕到了现代,修史,并且修出让同时代信服的史书那也是最顶级的神佬。
  
  毕竟有一句话叫做,历史的最终解释权是由当代掌权者所决定的,能将风骨写出来,能将是非曲折说清,还能不为当代掌权者所嫉恨,这需要的能力那可不是说笑的。
  
  顺带一提,郑玄的老师马融,曾经就是班昭在修史的时候带的徒弟。
  
  邓太后临朝称制的十六年间,班昭干的就是内相的活儿,她儿子曹成便是因为班昭勤政破格提拔成为关内侯。
  
  有一说一,虽说法正没少吐槽关内侯就是耍猴的,但关内侯的含金量也不是说笑的,那是真正意义上的顶级爵位了。
  
  邓太后临朝称制期间干的怎么样,实际上历史上有着非常详细完整的评价,总评之中的最杰出的皇后,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可都不是说笑的,而班昭同样也没有因为参政而受到骂名,甚至千年以来,班昭四大才女的身份从未被诋毁过。
  
  这一对太后和她的内相就在几代之前给天下人打出了一套东汉年间仅次于刘秀的操作,所以这年头再出一对摄政长公主和她手下奇奇怪怪的大长秋詹事什么的,对于当前的天下人还真没什么太过值得惊讶的地方。
  
  毕竟大家也都是成年人了,也都在朝堂为官,拿性别喷那是傻逼操作,要喷就喷能力,能力强就是真强,能力弱就开喷,不管性别,直接喷才是最为公平且理性的操作。
  
  陈曦自然知道辛宪英近些年在做什么,但也没在乎,自己那个徒弟的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再说能被选拔进入政务厅,参与票拟一事的官僚陈曦都是进行过细致审定的,别的不说道德和能力还是靠谱的。
  
  啥,贾文和没有道德,他妈的,那是因为涉及自己了,当然没有道德,在不涉及自己的时候,贾文和那可是道德模范,你当正史贾文和的三公是怎么来的,那可是道德楷模。
  
  同理,李优也是如此,李儒干的黑事,关我李优屁事,我白胡子老爷爷狠是狠了点,但你看各大世家有谁说我道德败坏,他们都只会说我太狠了,而剔除了这俩货之后,剩下的一个个的道德水平其实都还可以。
  
  就算是睚眦必报的法正,在正经事情上也是靠谱的,再说最近好像也没见过和法正有仇的人了,可能都死光了吧,靠谱,极致的靠谱。
  
  而法正这次站出来反驳的就是关于米迪亚归属于谁的这件事。
  
  甄家倒台之后,原本庞大的商业议会也紧随着甄家势力的崩塌而树倒猢狲散,米迪亚为赵氏和崔氏打下之后,虽说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但再由甄家入主,那就有些过于不礼貌了。
  
  故而将米迪亚交还给国家,重新分配就成了当前的要务。
  
  作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一块封地,米迪亚交易城的外交商贸属性是远大于封地属性的,所以安排在米迪亚的家族必须要是具备强大商业能力的家族,而符合这个条件的家族只有四姓五家。
  
  在甄家倒台,卫氏出局,只有糜家和吴家符合条件,所以也没有什么好选的,而陈曦让人帮忙代写了一份奏折鼓吹了一下米迪亚的事情,然后自己审定之后往上写了自己的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