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讨好

第三百八十七章 讨好

第三百八十七章 讨好 (第2/2页)

这倒很好理解,毕竟是儒家门徒,来到地方上任,当然是先给祖师爷拜个码头,拜拜关二哥表示对皇帝朝廷忠心耿耿,文昌帝君庙是管官运的,想上进自然不能无礼,城陛庙是求平安的,怎么也要聊表寸心,”
  
  一路路神祗当然要全部祭到。免得他们跟自己过不去,与此同时,还要张贴各种告示。调阅各种号簿,传考代书、许作等专职人员。了解本地宣讲圣谕的情况,等等。没有个二十来天甚至个把月的时间去对付,是难以告个。段落的。
  
  平平安安过了一个多月,想象中的事情没有发现,楚质等人暗暗松了口气,而把衙门事务理顺之后。知州张方平也腾出手来,一一回拜抚,州城中的豪仲名士,毕竟人家在自己上任之日可是投了帖子,奉上厚礼的,自然要礼尚往来。
  
  这种事情连范仲淹当初也没有忽视,毕竟宋朝是以礼治天下,这个。礼自然包括了人情往来,治理地方,说白了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再是糊涂无能的官员。只要在地方上待过一段时间。也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这日,楚质就接到张方平的请柬,邀请他前去赴宴,当然不是单独请他而已,杭州城的官吏、名士、豪伸,基本一个没有落下,谁也没有觉得奇怪,毕竟是老规矩了,有些人还盼望许久了呢。
  
  翌日,阳光明媚,杏花初落,遍地绯红。杨柳轻摇,飘飘荡荡。流莺啼树阴中,粉蝶戏奇花上,园林织锦,堤草铺茵,香车竞逐,人如蚁集。船似桥连,画船举棹唤游人。显得杭州城是那么的繁华如锦,风景如画。
  
  如果说郊外农户还在勤劳耕种的话,那城郭居民却是另外的表现,只见湖水腾波,条条龙舟如离弦箭,似翔跃鱼,直奔标去。岸上,锣响鼓鸣,管骤板急。成千上万的百姓,以春雷般的欢呼给湖内竞渡争标的龙舟鼓劲。
  
  吴儿会水,喜弄舟事,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习惯,忍耐了一个冬季,在三四月份,春暖花开之际。杭州市民又开始了,好是年年三二月。湖边日日看划船的场面。
  
  钱塘江旁,太波轰震,怒涛惊竖,虽不及七八月份时候,潮头相撞,势不可挡。声如春雷滚动的壮观,但是气势磅礴,确已不凡,在惊涛骇浪之中,有几个伎人在弄潮戏耍,他们一会儿用手,执大旗或旗,一会儿用脚执红、绿清凉伞,浮在潮面。腾身百变。
  
  堤岸之上,民众一时回头观看舟揖争渡的场景,一时回身细望伎人弄潮时变化多端的表演,真是眼花缭乱,目不转睛。离堤岸百余步之处,一个,七、八亩大的空地赫然在目,空地摆放着几十套桌椅和醉酒榻。摆满果品、糕点、茶水,旁边还有面容秀丽的少女伺候。
  
  宴席之前有个花台,缀满了锦绣、鲜花。台上笔直端坐着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手抚琴弦,歌声甜美的唱着一首酒泉子: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这是潘阆的词,回忆杭州西湖旖旎风光。景中寄情,情中寄景。深得杭州百姓喜爱,而且唱词少女歌声悠悠,如珠玉落盘,悦耳动听。最重要的还是个,美女,一曲唱罢,自然引得众人齐声喝彩。
  
  民众叫好管什么用。最要紧的是知州大人的看法。在旁人的注目下。张方平皱眉说道:“久闻潘逍遥以性格疏狂闻名于时,有烂醉狂歌出上都,古寺看碑不下驴之誉,怎的这词如此靡靡,类似女儿。
  
  ”
  
  旁人一听。立时明白过来。张方平不喜含蓄委婉的情调,那刻换呗。耳语几句,一个挥手,片刻之后,又有位亮丽佳人抱着琵琶,款款上台。柔身行礼,屈膝半从。纤指扣弦,清声喝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又是潘阆的词。不过这回似乎能入张方平之耳,手指和弦而划。旁人见了。心中稍安,不料,瞬息之间,张方平却皱起眉来,微微摇头。
  
  宴会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讨好张方平,希望这位知州容易相处,没事别折腾。你好我好大家好,见其不满,旁人又纷纷猜测起来。
  
  最后也没有个定论,毕竟以前也是如此接待新官,就连范仲淹也没有受到这种待遇,又是舟戏。又是弄潮的,规格可是高了许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未完待续)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