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把柄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把柄

第三百七十六章 把柄 (第2/2页)

就算以后犯下什么事,功劳被人为抹杀了,起码与沈括那斯交好,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肯定会提及,似乎这小子还没有动笔写书,不成,回去要掇窜他几句,免得以后时间长了,他忘记这事,以后的史书上只有”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那岂不是很悲剧。当楚质幻想他的名字之前,被冠以某某世纪,杰出人物、贡献之类词汇时,一脸灿烂笑容的杨承平却快步向这边走来。
  
  “楚知县、刘毒落,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居然在此地遇到二位杨承平热情的打起招呼来。
  
  “确实是巧,杨兄也来此地观赏海景啊。”楚质笑道,对这位知情识趣,又古道热肠,乐于帮助贫寒百姓的杨公子,他可是一向很敬重的。毕竟人家帮了自己不少的忙,承了人情却没有机会报答呢。
  
  如果杨承平得知楚质心中想法。恐怕要大呼天理何在,这样的报答不要也罢。
  
  自从当日楚质含糊其辞的说起私盐贩卖,而且还说要与他合作,杨承平心中就开始嘀咕起来,自己从事私盐生意,做得虽然谨慎心。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却不是什么秘密。毕竟如果没有盐场官吏的纵容,私盐船只怎么可能明目张胆的在河道上通行无阻。
  
  可以说,私盐屡禁不绝,除了朝廷本身的盐政弊病丛生外,盐场官吏要负担主要责任,由于他们经常克扣或侵吞盐户煎盐本钱,严重影响了盐户的正常生产,引起盐户极大不满,盐场官吏担心盐户赴官告发。因而作为交换条件,对盐户的私煎私卖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视乃至故纵。以分其利。
  
  开始的时候,杨承平也没想贩卖私盐,通过特殊的渠道,从朝廷那低价得到一批盐引,本来是按照正常的途径去盐场提盐,自然与盐场的官吏打好交道,一来二去,感于杨承平出手豪爽大方,盐场官吏便悄悄地给他指了条“明路。”
  
  别以为那些盐官是真诚好心。通过正常行规提盐,获利也他们无关,最多是收受一些贿赔,反之得到的却是几倍好处。杨承平不是道德清高的圣徒,既然有利可图,而且利润之高,已经达到足以践踏人间一切法律的地步,肯定心领神会。备了厚礼拜谢指点的盐官,从此走上了原始资本积累的道路。
  
  从一个守法善民到触犯国法。杨承平还是有点惴惴不安的,但是时间一长,收益丰厚且无人发现,或者说无人过问,心情稍定,慢慢就变的理所当然起来,突然,楚质无意之间的几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却让杨承平寝食不安。
  
  天地良心,那只是楚质的一时感触而已,见到一个貌似于二的人,勾起了当日他在盐户于老汉家中的见闻。知其艰难,感叹万端,加上喝了几杯酒,闲聊几句,一般人只当做是醉语笑话,不会较真。
  
  然而杨承平心虚,觉得楚质似有所指,肯定是知道些什么,想到楚质和范仲淹交往甚密,要是偶尔提及几句,那后果”倒不是怕因此而获罪,而是毁了杨家声誉,那就百死不足以赎罪了。
  
  当务之急,自然是要弄明白楚质到底想怎么样,所以才会有今日的巧遇。
  
  寒暄、客套片玄,刘仁之也看出杨承平像是有些私隐的话要对楚质说,便识趣的借故走开,正好按照楚质的吩咐,找一个低洼浅平的地带。
  
  “大人意欲何为?”见刘仁之走远。附近无人,波涛阵阵,正好掩饰两人的谈话,杨承平立即开门见山询问起来,有一丝决然,如是楚质提出过分要求,那大伙就一拍两散。反正你固然揪住我的过错,但我也捏了你的把柄。
  
  时隔不久,楚质对于二印象深刻,于二对楚质当然还有些印象,况且每隔段时间,楚质或者沈瑶就派人送些给于老汉夫妇,两人对他们可是念念不忘呢,仔细回想,终于记起楚质是谁,于二固然惊讶异常。但杨承平更是愕然得膛目结舌。
  
  楚质沈瑶脱险而归,对外的说辞是潭下有暗流,顺着暗流沉浮出海。遇到渣船,好心渔家将两人救起。发现居然身临钱塘境外,辗转两日才平安回归。
  
  看似没有破绽,而且当时焦点都集中在李明达如何丧心病狂之上。或者沈瑶身陷贼巢之时的遭遇究竟如何,况且,也没人敢向两个当事人询问细节,这事就这样糊弄过去,慢慢的让人淡忘。
  
  更新最快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