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七十三章 逼迫

第三百七十三章 逼迫

第三百七十三章 逼迫 (第2/2页)

…二二法,向本地神商暂借,当然,不会与卜次样白借凹到时会偿还一定的利息,不过如此一来,放贷百姓利息或又要适当提高。”
  
  毕竟不是紧张情况,无故征粮容易招惹麻烦,但是改成借粮。还有利息归还。起码能说得过去。
  
  看来自己聪明,别人也不笨啊,楚质苦笑,问题在于,挡人财路已经够招人厌恶了,而今居然还耍借自己的钱来挡自己的路,应该没人会愿意吧。不过也难说,毕竟胳膊扭不过大腿。如果范仲淹坚持,想必还是有人得乖乖同意。
  
  “今日,你也是为了此事而来吧。”范仲淹说道,泛出一抹笑容:“怎么,想到别的什么好主意?”
  
  考虑了下,楚质说道:“下官有个办法。或许能够筹措到足够百姓之用的钱粮。”
  
  “什么办法,不会是与张知县一样吧。”范仲淹笑道。
  
  微微摇头,如果说自己提出青苗法是得罪人的话,那按照张元善的方法。简直就如同掘人祖坟,令人恨之入骨。楚质还未有胆量做到这程度。
  
  范仲淹和声道:“不必迟疑。正如老夫所言。集思广益。但说无妨。”小心组织语言,过了片夏。楚质问道:“敢问太守,历年以来。由杭州漕运至汴京的各项赋税之中,均年计算。何税居多。”
  
  “盐茶税收。”范仲淹回答。丝毫没有迟疑。显然对此情况了然于胸。
  
  盐茶属于朝廷专卖品,同时针对其买卖课以重税,细致发分下来,盐是生活必须品。岁税收入要比茶叶多些,特别是沿海地区。盐厂诸多。产生的税收自然比其他地方高。
  
  “你问这做什么?”范仲淹微微皱眉道。莫非是想”这等国法不容之事。他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上年上缴国库的盐税是为多少?”楚质问道。
  
  “三万七千余贯。”范仲淹补充说明道:“只是课盐之税,不是盐利。”
  
  两者当然要分清,因为盐况是地方官衙收取,而盐利则归三司官署,虽然最终都要缴入国库,但职能始终是有所不同。要区别开来。
  
  “太守,如是能保证今年的盐税盐利与往年一致,或许还要比往年多一成。之后再多出来的数额归州衙所有,你觉得朝廷能同意吗?”楚质问道。
  
  “不需朝廷同意。只要你有办法,老夫现在就能答应你。”范仲淹肃容道:“但前提是不触犯国法。”
  
  在宋代,州一级的官员在地方的品佚和权力最大,路级官员只有监察权,没有治理地方的职能,所以说,除了指挥不动军队外,在杭州之内。范仲淹的话还是很管用的。
  
  楚质闻言大喜,试探问道:“那,如果增设一个盐场”
  
  “上报朝廷,核查可行之后。朝廷会任命官员前来管理。”范仲淹欣慰之余。却有些失望,还以为楚质会有什么好办法,没想到却是这个。
  
  平心而论。多增设盐场。确实能增加税收。可是盐场不是那么容易建成的,要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况且。远水不救近火,等盐场建成。恐怕春耕早已经过去。
  
  不忍心打击楚质的积极性。范仲淹说道:“既然钱塘县勘察出有适宜建造盐场之地,就先报备吧,过些时候。朝廷会来人核实情况的。”
  
  “在朝廷来人之时,下官是否能先将盐场建造出来?”楚质问道。
  
  “可。”范仲淹应道。年轻人有冲劲。很好,多碰几次墙壁更妙。以后就会学乖了。
  
  兴冲冲告辞回衙,楚质恨不能放声高呼。以如今的通讯条件,以及朝廷的效率,等到派人前来探查,可能已经是近两个月后的事情,利用这段时差,不知能获利多少。虽然不会落入自己的口袋,但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
  
  到时候让你大吃一惊,楚质得意的哼着小曲走回签押房,正待好好思考筹划大干一场,却见沈辽满面愁容,唉声叹气的坐在房屋中间的位置上,刘仁之在旁细声劝慰乙
  
  “稀客啊。”楚质惊讶叹道:“能在此时此玄此地见到睿达兄,极其让我怀疑今日的太阳是否从西边出来了。”
  
  “没心思与你说笑。”沈辽叹气道:“我姐回来了。”
  
  楚质一怔,强忍满心欢喜。不动声色道:“好事啊,你不是网好得从凡尘俗事中脱身而去,继续当你的逍遥公子。”
  
  “如你如言才好。问题在于。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我姐非逼着我到应天府书院去念书,说是让我感受气氛,接受熏陶,来年参加解试,后年参加省试。金榜题名。”(未完待续)
  
  更新最快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