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夭折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夭折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夭折 (第2/2页)

经楚质提醒。范仲淹立时皱起了额头:“如今州衙银库只余下千多贯钱,仓中尚存数百石米粮
  
  不用说,紧凭区区数额,肯定是不够的。楚质闻言立时大喜,趁机说道:“县衙也是如此。太守,这样说来。怕是难以成事如此良法。不是不想用,而是条件不成熟,受客观因素限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
  
  见到范仲淹似有话说,楚质连忙抢先道:“太守若是想奏请朝廷拨款。怕是徒劳无功之举,而今国库情况,想必太守也知之甚清,怎会有余钱剩下
  
  倒不是楚质危言耸听,朝廷缺钱,方方面面都呈江河日下之态。究其根源。无非是冗官冗兵罢了。为了养活几万官吏,还有百多万禁军,花费巨亿,这可不是形容词,仁宗时期,每年岁入都已经过亿,但是却经常入不敷出,年年保持三百万的赤字。
  
  至于建国时期数目骇人耳目的封桩库、左藏库等昔日金帛山积的国库,到现在完全空空如也。恐怕连耗子都不见一只,国力已大不如前。方方面面都呈江河日下之态,自真宗开始,朝廷上下其实早已注意到日用渐亏的事实。不少大臣都上书言事。想出各种各样的主张和方案。甚至范仲淹已经着手实施庆历新政。最终却没有收到任何明显的实效。其实朝廷危机人人皆知,而且人人都认为必须改革,不过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在不损伤自己既得利益之下改革,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所以范仲淹失败是必然的,国库缺钱也是无奈的。
  
  良久,范仲淹挥手道:“你先回去吧,待老夫仔细静思片刻
  
  不是范仲淹想不到,而是关心则乱,为百姓担忧竭虑,忽闻此解决方法。欣喜之下未能细想,如今考虑片刻。才觉事情不易完成。
  
  楚质却步告退,心中泛起几分黯然,不是他不想帮忙百姓,主要是他太清楚杭州吏治情况,州县正官还好,进士出身,薪俸待遇优厚,还能克制些,然而那些皂吏衙役就不好说了,往往能把惠民良法祸害成虐民之施。
  
  就怕明白告知青苗法的危害。以范仲淹的性格,恐怕会要推行实施吧。只有从根源上断绝了这个念头,才会让他打消主意,主耍是临时实施的法令漏洞百出,监管执行力度简直没有。就算主政的是范仲淹。楚质也不敢冒这个险,不然到时整出个流民图出来,自己岂不是万死难逃其咎。
  
  因为是在书房巾商议。两人不说,自然没人知道青苗法还未实施便注定要天折,官府不公布,普通百姓自不会知道,然而,事关自身利益,风声还是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一些地主豪伸耳中,顿时得到他们的热烈反响。
  
  断人财路,简直十恶不赦,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楚质带着一帮皂吏差役,摆开排场。浩浩荡荡的下乡巡视去了。
  
  按照太守的指示,劝课农桑。总不能只待在县衙写几道公文告示,最起码也要深入基层指手画脚几下,挥挥锄头,做个样子,出郊赏农嘛。权当踏青好了,当然,只是想想而已,楚质却没有这个胆子在范仲淹眼皮底下偷懒耍猾。
  
  “主簿,说起来本官也有数月未曾下乡体察民情了吧。”
  
  既然是体察民情,自然是逢村必入,山村道路崎岖不平,坐轿自然不合适,走路也太过缓慢,而且劳累,最佳选择自然是骑马坐驴。
  
  虽说大宋缺马,但是缺少的是精良战骑。弩马却还是有的,作为一方知县,坐着一骑不算高大,贵在温驯的弩马,行走于田间梗道上,再望着刘仁之身下皮毛乌黑发亮,精神抖擞的精壮毛驴,再对比底下骨瘦如柴的弩马,楚质如何也高兴不起来。
  
  “大人也是无奈,实在是抽不出空来,但是心系百姓之念,我等却是心知肚明,由衷敬佩的刘仁之轻轻微笑,熟络的奉承起来。
  
  “话虽如此,但看其情形,做的还是不够啊。”望着一块块还未翻土的田地,楚质不由皱起眉来,这个时候了。按理来说,就算未正式春耕播种,百姓也该把田地犁翻几次,以便撒种插秧,而如今却不见行动,前景令人堪忧啊。
  
  刘仁之心有戚戚焉,赞同说道:“那大人此行算是来对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柑章节更多,支持作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