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2/2页)

而今情况反转,一些人势大。皇帝看在眼里,自然要加以抑制。况且清流之间又并非扎堆成…”二足以与之对抗。召回范仲淹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这只是文彦博自己的猜测。须知圣心难测,他也不敢保证皇帝是否真有此心,也没敢向何涉直言。怕他心急之下,好心推波助澜,反正容易坏事,不争,顺其自然,可能反而有所转机。
  
  “好了,莫提此事,来日方长,相信希文兄肯定能回朝中的。”文彦博忽而笑道:“倒是景纯,在杭州可是做了不少事情,深得希文的看重,经过在书信上夸赞景纯沉稳有度,可堪大用,再历练几年,又是朝中的栋梁之材。”
  
  “能跟着希文办事,那是他的运气。”提到楚质,何涉脸上露出了笑容:“别人求之不得的机会。却是让他遇上了,希望他莫要辜负了希文的教导
  
  此时,万里之遥的西湖边上。尽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当匠役把一块砖板砌在最后的一座石桥面上,长堤就此修筑完成,也预示着费时近三个月,动员近五万民夫,耗费物资钱粮无数的开湖工程圆满结束。
  
  至此,杭州的官吏与百姓着实松了口气,这几个月来的日子真是不怎么好过,开湖的时候,泥土飞扬也就罢了,还要泄湖才能动工,造成供水困难,固然有专人从山上运水回城,但还是给百姓带来影响。
  
  如今工程结束,一切恢复了正常。同时,百姓也感受到了西湖的变化。水质清澈不说,交通也更加的便利,以前西湖水面薄浅,浮力不够。货船吃重,行驶得十分缓慢。而今这个情况再也不会发生。
  
  还有,修筑了一条连续东西的长堤。众人出行也非常的方便,特别是那些南来北往不走河运的客商,走陆路到达西湖边沿之后,不用再寻找船只搭载,大可直接横渡西湖,不仅省时,而且还能节约不少船资。
  
  “所谓古岸开青蓟,新渠走碧流。西湖开俊,造福万代,新筑长堤数十里,犹如蛟龙横卧湖中,到了春暖花开之际,再在长堤两岸满植杨柳、桃树,望之必定如画一般站在西湖岸边,楚质扬声说道:“范公又为西湖增添一道美景,实乃杭州之庆事,下官提议,择一良辰吉日。就在长堤之中。筹办一场欢宴,与民同乐。”
  
  “楚知县所言在理簇拥在范仲淹旁边的官吏富伸立即连声附和起来。
  
  忙了几个月,望着焕然一新的西湖,颇有丰收的成就感”情舒畅。范仲淹轻轻淡笑,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定今日子吧,顾通判”
  
  顾可知适时上前答道:“太守放心。此事下官会妥当安排。”
  
  看着附近欢呼雀跃的百姓匠役。范仲淹含笑点头,带着一帮官吏继续绕着西湖巡视,走了几步,目光落在清澈透碧的湖面上,突然轻轻叹气起来。
  
  世间从来不缺少捧艰的,闻声立即识趣的问道:“范公,如此喜庆之时,却不知为何而叹惜?”
  
  “近年来,西湖水面日减,菱舞日滋,为百姓计,老夫才决意行开湖之事。”范仲淹微微拱手,轻声说道:“其中艰辛困苦,不足…道尽,得诸位之助,直至今日。才得以大功告成,老夫在此谢过
  
  “全赖太守之力,我等不敢居功。”旁人不敢受礼,连忙避开谦虚不已,同时知道他肯定还有下文。纷纷侧耳聆听。
  
  “然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范仲淹担心说道。
  
  楚质很快领会了其中的意思。开口说道:“太守的意思是说现在固然是将西湖疏淡了,但是害怕再过数十载之后,菱草藉泥又重新滋生出来。”
  
  “正是如此,老夫也知万事不能一劳永逸,只是见到西湖秀美之景。实在是不忍其又重蹈覆辙范仲淹轻叹说道。
  
  这的确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不过到水草淤泥重新滋生的时候,在场的人恐怕大半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旁人附和之余,心里却不以为然。
  
  楚质轻轻的笑了,开口说道:“其实太守大可不必担心,就算芟苏复生又如何,江山代有才人出,数十年之后,定然会有人站出来行太守今日之事。”
  
  “此言甚是范仲淹沉吟了下,洒然笑道:“是老夫着相了。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