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三百四十章 补阙

第三百四十章 补阙

第三百四十章 补阙 (第2/2页)

楚质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的诗词呈上,谦恭说道:“太守,前段时间,老师说要考校下官的功课。却没定下个章程,圣人有语,吾日三省吾身,下官揣摩,觉得老师或许就是要下官反思自己的学问得失,加以总结。”
  
  “如此,下官便生出了版刻出书的念头。”楚质一脸的惭愧之色说道:“诗词虽非大道,然,下官自知才疏学浅。只是粗通经典学问不敢献丑,只能以此来卖弄,希望能博老师欢心一笑,历经几月,书已成稿,但下官却不自信,今日前来,只求太守予以指点。”
  
  诗词才入手,随意翻开,未读内容。却如同初儿一样,范仲淹立即被书籍的色彩所吸引。
  
  自然,作为一朝宰相,朝廷的重臣,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基本的本事。心中固然悄讶异常,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问道:“这书你是托哪家印社版刻的?”
  
  “城中西林印社。”楚质微笑解释起来:“才开张不久。但是实力非同一般,短短两三个月已经成为杭州数一数二的大印社
  
  虽然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话里也没有多少虚浮。
  
  范仲淹轻轻点头,不置可否。对于商业方面的事情,他没有成见,但是也不会太过关注,自然不了解印社的底细,更加不会感兴趣去查探。出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也不可能知道彩印技术的进步意义。
  
  “书籍印制得倒是不错。”仔细翻阅片刻。范仲淹淡淡说道:“只可惜,内容却不怎么样。”
  
  很正常,楚质一点也没有感到失望。或者不服,毕竟经常受到何涉这样的打击,早就已经习惯成自然;况且范仲淹是什么人物,如今的文坛领袖,宋学的奠基人。
  
  像那些闻名后世、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流,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现在就算文声已显,但却被范仲淹压得死死的,冒不出头来,直到范仲淹逝世,才开始为世人所知。而成就他们名声的古文运动,其实在他们之前,范仲淹已经开始推广提倡,只不过被欧阳修等人发扬光大
  
  。
  
  人家是做大学问的,像诗词这种供人嬉玩游戏的旁枝末艺,岂能入的了他的眼,对此楚质心里也有了些准备,自然能够直面惨淡的打击,一脸的不为所动,颇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模样,落入范仲淹的眼中。对他的评价又悄然高了几分。
  
  “万望太守赐教。”楚质诚恳说道。
  
  “从书中的注释可知,这本诗词集你也费了不少心血。”范仲淹说道:“然而,看似首首精品,但却主次不分,显得过于杂乱、凌散,没有点精之毛
  
  这本诗词集,楚质按照现代编书的习惯,以时间为顺序,哪年哪月哪日,写了哪首诗词,基本就是一个流水作业,不像人家出版的诗词集。紧扣书中的主题,非常有条理。
  
  其实这个问题,印社负责校对的伙计也发现了,向初儿反映情况,可是初儿却以为楚质是故意这样别出心裁,也没有向他说明,见上面没有动静,伙计自然不会多提,这事就不了了之。
  
  而今听到范仲淹的提醒,楚质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怪不得总是感觉有些不对,才知道这不是自己过于担心而产生的错觉,原来真的有问题。也不怪楚质疏忽大意,毕竟关心则乱,对于在意的事物,总是容易钻牛角尖,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这个道理。
  
  “依太守之见,此书应该如何定题?”楚质恭敬请教起来。
  
  范仲淹也没有推托,从竹筒内抽了枝毛笔,沾上朱墨,翻开书册,在上面或圈或勾或叉,过了片刻,才将诗词集还给楚质,淡声说道:“你所作诗词佳作非少,但依老夫之见,也不必尽选,分成述志与抒怀两类即可。”
  
  “其一以雁邱词为首,其二,则以爱莲说务先。”范仲淹似乎有些叹惜道:“不过才得半阙。却显得美中不足。”
  
  “既然得太守之言,那下官将爱莲说下半阙补上又有何不可。”楚质笑道,站了起来微微一礼,从旁边的桌案取出笔墨纸砚,挥洒之间。便在洁白的纸上留下几行飘逸的文字。
  
  “水陆草木之花”须臾,上阙写完,重点却在后半阙,这时。范仲淹也忍不住上前两步,仔细观看起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范公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