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趣闻

第一百六十八章 趣闻

第一百六十八章 趣闻 (第2/2页)

没有留意?”宋祁惊讶不已,轻笑道:“殿试名策中他的名字吗。”
  
  “殿试?”赵祯这回是真的惊讶了,前些时候才听说是个小秀才,怎么样转眼间就成了贡士了。
  
  “臣可不敢欺君,陛下若是不信,大可寻殿试名策来一观。”宋祁笑道:“或者取其考卷仔细阅之。”
  
  “宋卿之言,朕岂能不信,名策考卷就不必看了。”赵祯轻声道,眼睛之中,似有一丝明了的笑意,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虽不说目光如炬明察秋毫,但是有时候也能猜测出臣子的心思来,所谓君臣相知,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宋祁也没有再多言,而是非常识趣的告退而去。
  
  “这个小宋,居然也学人家说起人情来了。
  
  ”赵祯轻微一笑,:然不会把些许小事放在心上,也没有听信宋祁之言,取楚质殿试的考卷来看,而是俯身继续批阅奏折。
  
  过了不久,一个面白无须青年内侍捧着一碗茶汤,小心翼翼走了进来,悄无声息的将茶汤搁放在龙案上,轻声行礼道:“陛下,茶汤来了。”
  
  赵祯轻轻头,随手取起杯子抿了口清香的茶汤,只觉精神为之一振。
  
  “陛下还有许多奏折要批阅,怕是要子才得以就寝,要不让门下取些夜膳来?”青年内侍轻声说道。
  
  赵祯犹豫了下,寻思片刻,轻轻摇头道:“宫禁每有取索,外间便为定制,各司监终日忙碌,夜里还是让他们安心休息吧。”
  
  “陛下厚,门下敬之。”青年内侍恭敬说道。
  
  阿谀奉承的话听了,但赵祯还是觉得很舒服,微微一笑,心中忽然一动,轻问道:“益之,近段时间,城中可有什么趣闻?”
  
  宋朝吸取了唐时太监祸乱朝纲的教训,对太监也就是黄门内侍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而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从开国到现在,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太监专权的事情,或许是物极必反,没有了祸害的机会,宋朝太监里反而人才辈出。
  
  因为宋朝皇帝有使太监为监军的习惯,可能是耳濡目染的原故,不少太监对于行军打仗颇有才赋,许多人都是在战场上取得了军功而得到提升,现任的内侍省入内都知张惟吉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与西夏开战时积累了军功,得到赵祯的赏识,不仅稳坐太监头头的位置,居然还恩荫养子张若水,也就是那个叫做益之的青年内侍,成为内侍省的给事。
  
  虽说是靠着养父的恩荫才从最低层的小黄门,少打拼几年直接升为给事,但是能在皇帝身边随侍,自然要有察颜观色的本事,了解皇帝心思的张若水,立即说了几个发生在朝廷大臣身上,既无伤大雅,又颇为有趣的事情。
  
  “数日前小宋学士拥妓醉饮,宋相公闻之,寄语小宋学士曰”张若水学着宋的语气说道:“听说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还记得某年同在州学内吃__饭时么?”
  
  “小宋是如何回答的?”赵祯好奇问道。
  
  张若水轻笑说道:“小宋学士笑着对来人说,请回报相公,不知当年在一起吃__饭是为了什么。”
  
  “呵呵,这个小宋啊,说话总是那么实诚。”赵祯会心笑道:“这才是小宋的本性,轻佻意气让人微哂,风流潇洒却又使人折服。”
  
  “如果小宋学士得知陛下如此称赞,定然将陛下引为知己。”张若水壮着胆子笑道,毕竟拿皇帝和臣子相提并论,严格来说是为不敬。
  
  “君臣相知,未尝不是件乐事。”赵祯似乎有几分喜悦,这让张若水立时安心许多,又轻笑说道:“前几日张相府上也发生了件趣事,却不知张贵妃是否已经先知陛下了?”
  
  “张卿府上的,怎从未听张爱妃提起。”兴致颇浓,赵祯连忙问道:“到底是何事情?”
  
  “这事还与今科会元有关。”皇帝询问,张若水自然不敢随意捏拿,直言说道:“会元冯京,年少英俊,才学出众,名誉东京,张相闻之,想相其为婿,特意命人‘请’其至府上一叙。”
  
  赵祯也不是久居深宫,不谙世事的皇帝,察觉张若水在请字上咬声颇重,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殿试金榜还未昭示天下,张卿就等不及了。”
  
  “想必张相是怕别人捷足先登吧。”张若水笑着说道。
  
  “后来如何了?”赵祯微笑道:“既然是趣事,想必有些波折,莫非是张相之女对父亲所择之婿心中不满意?极力拒之。”
  
  最新全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