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习武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习武

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习武 (第2/2页)

“见过道长。”
  
  白袍青年强压着伤痛,行了一礼,“上次承蒙搭救,在下未及报答。没想到此次重伤,又被观主的弟子救了。缘之一字,果然奇妙。”
  
  “坐下吧。”
  
  秦桑指了指对面的木凳。
  
  白袍青年坐到秦桑面前,打量青羊观正殿,心中暗暗惊奇。
  
  这个道观,除了灵气浓郁一些,内外陈设都和凡间道观无异。
  
  来时旁敲侧击问了些问题,白袍青年意识到自己想差了。
  
  照那个小道士的说法,来道观看病的都是凡人。
  
  “不知这位清风道长懂不懂得丹道……”
  
  白袍青年暗想。
  
  “咦?清风……”
  
  白袍青年心中忽然一动,却是想起了一件久远的往事。
  
  当初,他家族遭逢剧变,孤身一人逃进云顶山,又历尽千辛万苦抵达云鼎城。
  
  他修为低微,难以在云鼎城立足。
  
  急于报仇雪恨,却又缺少功法上至关重要的一件宝物。
  
  那时他身上只有父亲的几样遗物,急切之下,拿出去变卖。
  
  现在想来,仍然后怕不已。
  
  幸好云鼎城律法严明,城主威严甚隆,不然小小一个炼气期修士,早就被人连骨带肉吞了下去。
  
  他还记得,用父亲留下的洞府信物交换到三样重宝,不仅有修炼必须的浣漓石,还有一枚至宝紫源丹。
  
  可以说,正是有了那场交易,他方有今日!
  
  后来,他向福地坊的陆管事打听过,和他交易的那个人,好像也叫清风?可惜对方再也没有找过他,以后也没有在云鼎城听说过这个人。
  
  白袍青年的心脏剧烈跳动了一下,悄悄端详这位清风道长。
  
  无论气质和外貌,显然不是一个人。
  
  “应该不是……”
  
  白袍青年暗暗摇头。
  
  清风这个名字并不罕见,能让福地坊的管事卑躬屈膝,云鼎城的守卫统领言听计从,定是一位绝世大能,怎么可能待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凡间道观。
  
  而且,如果那位大能看中了父亲留下的洞府,应该在火域才对。
  
  “你体内有三股力量,一阳火、一阴火,另有一股金汞之气,暴烈难训,是导致你真元紊乱,伤势越来越重的主因。贫道这里有一瓶玉罗散,能够与之中和,只要疏散这股金汞之气。你自行调和阴阳二火,并非难事……”
  
  秦桑取出一个白色的瓷瓶,将白袍青年的思绪打断。
  
  这瓶玉罗散,是从某个沙盗巢穴缴获的战利品。
  
  白袍青年微怔,忙不迭接过瓷瓶,心中对秦桑的丹道造诣再无丝毫怀疑。
  
  对方寥寥几句就指出症结所在!
  
  有这瓶灵药,他能节省许多疗伤的时间。
  
  白袍青年大喜过望,“谢道长赐药,在下感激不尽,无以为报……”
  
  “玉罗散和诊金一起,算你十万下品灵石,你是现在付,还是记账?”
  
  秦桑坐着不动,拿起笔舔了舔墨,看着白袍青年,淡淡问道。
  
  白袍青年僵在原地,看了看账簿上一行行账目,末了挤出一丝笑容,“我也可以记账?”
  
  秦桑点头,“凡入道观问诊者,贫道都一视同仁。”
  
  白袍青年翻找芥子袋,取出灵石,尴尬道:“最近用度太多,身上只剩八万灵石,余下的数目,定会在一月之内送来!”
  
  秦桑不置可否,将灵石收起,“不知居士贵姓?”
  
  白袍青年犹豫了一下,“我姓石。”
  
  秦桑点点头,在账簿上又记下一条。
  
  石姓青年张了张口,还想再说什么,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玉朗正在做功课,放下笔,小跑出去,将大门打开。
  
  原来是来了一位有急病的病人,好不容易将病人架上山来,几个壮汉累得满头大汗。
  
  石姓青年后退了一步,看着师徒三人忙碌。
  
  明明是修仙者,却不辞辛劳,为凡人治病。
  
  秦桑连施几针,将病人的病情稳定下来,小五和玉朗一个捣药、一个去烧热水。
  
  昏黄的灯火下,连神像的轮廓都变得柔和起来。
  
  这个场景,令人莫名感觉到温暖。
  
  石姓青年站在一旁,静静看了一会儿,突然心生感叹。
  
  “真好啊!”
  
  他似乎明白了一些,明明是位炼丹大师,为何隐居在凡间。
  
  没有再打扰对方,默默离开道观。
  
  ……
  
  一个月后。
  
  清晨。
  
  学堂的竹林边,传出一阵马嘶之声。
  
  下一刻,几匹骏马如离弦之箭,冲出竹林,在大道上奔驰。
  
  马背上,正是玉朗等几名少年。
  
  他们手持竹枪,胯下奔马,奔驰之间还会舞动竹枪,做出刺、撩等动作。
  
  燕国崇文亦尚武,书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
  
  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陈秀才无所不通,并要求弟子必须学会。
  
  同样是骑马舞枪,在几名少年之中,玉朗显得鹤立鸡群。
  
  只见他身体微微前倾,人马合一,一招一式都锋芒毕露,尽得这门枪术的真意。
  
  看得陈秀才连连点头,又忍不住暗道可惜。
  
  他对这个弟子越来越喜欢,相信有朝一日,必然文武双全,成为国之栋梁!
  
  可任他舌绽莲花,这个弟子毫无出仕之心,徒之奈何。
  
  想到这里,陈秀才不由意兴阑珊,摇摇头向学堂走去。
  
  枪术练完,玉朗接着又练习骑射,然后回到起点,将马交给下一批学生。
  
  其他人练完之后,有的在原地看热闹,有的回去休息。
  
  玉朗挑起一杆竹枪,自己走进竹林深处,手中竹枪一甩,挽了个枪花,以枪为棒,对准虚空。
  
  “哈!”
  
  竹枪骤然下劈,带起刺耳的呼啸。
  
  ‘砰!’
  
  一丈之外,一株紫竹陡然爆开,像是被竹枪刺中一般。
  
  这一击,玉朗没有动用法力和法咒,而是用的真气!
  
  拜秦桑为师后,玉朗就曾问过武道,心中的火苗并未熄灭。
  
  射、御二艺,又勾起了旧日的记忆,在学堂的闲暇之时,忍不住重拾武艺。
  
  不知是修仙的缘故,还是药浴的效果,竟然真让他炼出了真气。
  
  收枪而立,玉朗抚摸着枪身,面露沉吟,忽然被拍手的声音惊醒,霍然转身。
  
  ‘啪啪啪……’
  
  竹林中走出一人,正是石姓青年,鼓着掌走过来,“好枪术!”(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