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叩问仙道 >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蝗灾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蝗灾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蝗灾 (第2/2页)

忽然,小五扯了一下缰绳,转过马身,“你……叫什么名字?”
  
  “我?”
  
  小男孩挠了挠头皮,突然无比后悔,以前没求着爷爷,去请夫子给自己取个名字。
  
  他眼睛猛然一亮,大叫起来。
  
  “伢儿!爷爷叫我伢儿!爷爷姓陈,我叫陈伢儿!”
  
  ……
  
  ‘咚……’
  
  ‘咚咚咚……’
  
  醇厚的鼓声在林间回响。
  
  阳光穿过叶缝,斑斑驳驳撒在林间小路上,偶尔响起几声鸟鸣,和鼓声相合,更添几分静谧。
  
  下了船,秦桑没有选择南行,而是沿着岸边的小径,向众人口中的西五村走去。
  
  小五坐在马背上,轻轻摇动拨浪鼓,脸上并没有多么喜欢的表情,更像是下意识的动作。
  
  ‘噗!’
  
  朱雀被秦桑按着,一口都没捞着,早已按捺不住,扑进包袱里,张口就叼起一块腊肉。
  
  “呸!呸!呸!”
  
  咸腥的味道直冲脑门,朱雀急急忙忙吐出来,“啊!啊!啊!臭死了!”
  
  刚才那锅鱼汤,真是用这东西熬出来的?
  
  “哈哈哈哈……”
  
  看到朱雀的窘态,秦桑放声大笑。
  
  雒侯扬起前蹄,发出一声马嘶。
  
  小五没笑,手里的拨浪鼓却摇得更欢快了。
  
  朱雀怒了,对着他们大叫。
  
  “喏,给你。”
  
  笑过之后,秦桑取出一碗带肉的鱼汤,是他刚才特意留下的。
  
  朱雀狐疑地看着秦桑,东嗅嗅西探探,才放心大快朵颐起来。
  
  小径弯弯曲曲。
  
  翻越一座山岭,就能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一个村子坐落在山脚下。
  
  小径贯穿村子而过,继续往西,地势始终较为平缓,视野尽头仍能看到农田和村落。
  
  小径两侧栽满了柳树,绿树如荫,远比其他树木茂盛。
  
  山下这个村子一片冷寂,看不到炊烟,村里的人似乎都走光了。
  
  秦桑等人继续前行,直至穿过第四个村子,转过一处山坳,前方陡然热闹起来。
  
  原来五个村子的村民都聚集在了一起,百姓们挤在路边。
  
  有一队人,前面抬着一长案,后面的人披红挂彩、吹吹打打,尽管都是妇孺老幼,仍然红红火火。
  
  不知情的还以为这里有庙戏,或有什么喜事,但众人的脸上并无喜色,都忧心忡忡。
  
  秦桑毫不避讳,缓步走来,立刻吸引了目光,越来越多人注意到了他们,窃窃私语。
  
  抬着长案的那队人,直奔西边的山道,领头的是一个白发老人,身体硬朗,但精神有些萎靡,浑浊的双眼带着浓浓忧色。
  
  他举着一根长杆,引导队伍前行。
  
  抬长案的年岁也不小了,走一段便体力不支,白发老人示意停下来歇息。
  
  这时,白发老人才注意到来了陌生人,看到道士打扮的秦桑,眼神一亮,低声交代了几句,放下长杆,快步迎了过来。
  
  “这位仙长……”走到秦桑面前,白发老人先是恭恭敬敬行礼。
  
  “贫道法号清风,老人家这是在祭神?”秦桑看向长案,上面摆满供果香火。
  
  “神……对!对!对!祭神!是在祭神!”
  
  白发老人激动地连连点头,一脸期待,“仙长您是得道高人,肯定懂得鬼神之事?”
  
  “略懂。”
  
  秦桑微微颔首,“不过,贫道看不出你们在祭什么神,听闻蝗群将至,是在请神庇佑你们?”
  
  “这……”
  
  白发老人看了眼身后,把秦桑拉到人群外,两腿一弯就要跪下,“请仙长为小老儿指点迷津!”
  
  秦桑把住他的双臂,“老人家何须如此大礼?贫道此来,便是听闻此事。能帮得上的,自然会出手,若帮不上,也无可奈何。”
  
  “不瞒仙长,小老儿前两天做了个梦……”
  
  白发老人不知憋在心里多久了,终于遇到了一个道士,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股脑说了出来。
  
  原来,白发老人乃是第一个村子的村长,名岳开山。
  
  几天前,岳开山突然做梦,梦见一个峨冠绿衣的书生。
  
  书生在梦中言,不日蝗神将至,将带来蝗灾,让他提早准备。
  
  岳开山当场就被惊醒,醒来后发现一切正常,不料第二天晚上又做了同样的梦,这才意识到古怪。
  
  他到山上放出鹞鹰,不料那鹞鹰往西飞过几座山就飞回来,不停在天上盘旋,啾啾尖鸣,无论如何也不往西去了。
  
  当晚,岳开山又做了同样的梦,再也坐不住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梦中之事如何令乡亲们相信,求到村里的土地庙也没有反应。
  
  思来想去,岳开山伪造了一封书信,然后按照梦里书生的说法,设案西山,迎奉蝗神,哀求蝗神绕路,也不知管不管用。
  
  这段时间,岳开山独自承受压力,茶不思、饭不想,身子骨都快被压垮了。
  
  “蝗神……”
  
  秦桑若有所思,看了眼身边的柳树,道:“听起来是有鬼神入梦示警,老人家就按书生说的做,应当无碍。放心,祭神结束前,贫道不会离开。”
  
  岳开山闻言就像服了一颗定心丸,回到前头继续主持仪式。
  
  仪式一直持续了三天,香案就摆在西山垭口,每日清晨更换新的贡品。
  
  第四天清晨。
  
  垭口外的山道上,忽有一名妇人骑驴而来,竟和书生描述的一模一样。
  
  岳开山带领所有人,遵照书生的嘱托,跪地哀求:“凡人生息不易,望蝗神怜悯,高抬贵手。”
  
  妇人在长案前停下,哼了一声,“可恨那枯柳饶舌,阻我去路!禾稼之灾可免,既然你甘愿现身替劫,那便身受吧。”
  
  说罢,调拨驴头,转入深山。
  
  不多时,西天忽现阴云,蝗群飞蔽天日,嗡声大作。
  
  众人惊恐万分。
  
  只见蝗群越过他们头顶,竟不落禾田,尽集杨柳,然后便又飞入荒山。
  
  蝗虫过处,柳叶被啃噬殆尽,原本生机勃勃的柳树皆现枯败之象。
  
  “走了!”
  
  “蝗群走了!”
  
  “没吃庄稼!真的没吃庄稼!”
  
  ……
  
  众人劫后余生,欢呼雀跃。
  
  秦桑一直站在山道边,目睹这一切,没有出手,蝗神也没有发现他。
  
  目光扫过残柳,秦桑屈指弹出几滴玉液,化作牛毛细雨洒在树身。
  
  “师父,为什么不杀她?”小五昂起头,一脸天真和疑惑。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