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红楼春 > 第九百四十六章 隆安帝醒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 隆安帝醒了

第九百四十六章 隆安帝醒了 (第2/2页)

湘云莫名道:“一台纺纱车上,当然只有一个纱锭呀。”
  
  贾蔷得意笑道:“我们德林号的纺纱车上,有八个纱锭。如今匠作监更是发明出十六个纱锭的纺纱车!云儿你算算,这是多大的增幅?”
  
  宝钗都忍不住惊叹道:“居然有如此能手,这可是惠及天下的伟事!”
  
  贾蔷摇头道:“眼下还不能普惠天下,朝廷还未准备好,男耕女织的局面一旦打破,会出大乱子的,朝廷也不允许,只能慢慢来。”
  
  黛玉受贾蔷熏陶最深,理解他之意,道:“便是推广了,也是大户人家先受益。纺纱线需要棉麻,到时候棉麻就会被大户商户都收走,棉麻也会贵起来。寻常小户人家买不起,便断了生计。这天下,终究是小户人家多。”
  
  贾蔷道:“不仅如此,产能一下扩大近十倍,纱线的价钱就会降低,布匹的价钱也会降低,进一步赶绝寻常小户百姓的这条生计之路。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宝钗恍然,她看了看黛玉,又看向贾蔷,轻声问道:“那何时才能惠及天下呢?”
  
  贾蔷笑道:“等百姓都富了起来,不再只靠男耕女织,劳苦一年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时,便可以尝试。”
  
  湘云又不伏了,道:“可是蔷哥哥,你在山东建下这样大的作坊,岂不是也要许多棉麻,织出的布多了,不也会造成冲击?”
  
  贾蔷呵呵笑道:“云儿还知道冲击?不错。”
  
  这话说完,湘云本身无感,倒是黛玉、宝钗不约而同的横了贾蔷一眼。
  
  贾蔷也无感,她二人目光撞在一起,黛玉羞红了脸,宝钗更是恨不能寻个地缝钻进去……
  
  贾蔷干咳两声后解释道:“当然不会。虽然作坊很大,但放在整个天下间,也不过如此。提高棉麻价格,还能使农户受益。另外,德林号往外卖的布也和市价一样。其实也没怎么卖,织好的布都被运往了粤省,囤积了起来,准备卖到安南、暹罗、倭国和高丽等国。我们的布又好,还比他们本土的布便宜,即便加上运费,仍有大头可赚!”
  
  探春小声道:“那,他们的百姓不会受到冲击么?”
  
  贾蔷看着她笑了笑,道:“我是大燕一等宁国公,不是暹罗、安南、倭国的。我要为大燕的百姓考虑,却不必为异国思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然,将来这些地方收复之后,就不必如此了。到时候,会卖到更远的地方。”
  
  “收复?”
  
  探春眨着眼睛不解道。
  
  贾蔷正色道:“当然,这些地方,自古就为华夏故土,早早晚晚,会回归汉土的。”
  
  众姊妹:“……”
  
  正当众姊妹无言以对时,见李纨笑着从楼梯口处上来,同贾蔷道:“下面传话上来,说前面就到津门了,问国公爷要不要停一停?”
  
  贾蔷听闻到津门了,转头看向黛玉,正巧黛玉也看了过来。
  
  二人真正相知,便于此地开始。
  
  贾蔷问道:“想上岸去逛逛不?”
  
  黛玉抿嘴笑道:“眼下哪里是时候?朝廷为了让你尽快南下,连子瑜姐姐三天回门儿的功夫都没留。这会儿你上岸去逛,回头仔细挨板子!”
  
  贾蔷干笑了声,对一旁的紫鹃道:“去跟下面说,不靠岸了,直接南下。”
  
  回过头来,又对黛玉、宝钗等人道:“不去也不要紧,过了津门就快出京畿重地了,晚上有大节目,你们养好精神,等着瞧热闹罢!”
  
  黛玉抿笑,瞧着贾蔷的神色轻啐了下,道:“就你能摆!”
  
  ……
  
  神京,皇城。
  
  养心殿前皇庭龙帐内。
  
  三位皇子都已经被尹后以懿旨勒令离开,只晨昏定省时可来探望,余下时间,独她一人带着四位彩嫔在帐内侍奉。
  
  龙帐内,尹后换去凤妆龙披,尽去珠钗玉簪,一身佛衣在身,跪伏横案边,静静的抄写着经书。
  
  而其左手五指,都包着白纱,隐有血色现。
  
  砚台内所盛亦非墨汁,而是殷红的血色……
  
  在其身旁,已经摆放了许多卷宗。
  
  林如海、韩琮等知道此事后,也曾前来规劝过,但如何能改尹后之志?
  
  看着尹后素面渐渐苍白,帐内昭容彩嫔都担忧不已,可是也无计可施。
  
  一直到了入暮时分,尹后十指皆已经刺破取血,书写的经书也越来越多。
  
  有内侍传报,尹家太夫人进宫来探望,尹后也只道不见。
  
  此时,尹后为天子抄血经祈福的消息,已经传遍朝野,引得无数臣民泪目。
  
  而当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宫中遍生灯火时,尹后连手腕处都包扎起白纱时,一直躺在龙榻上双目紧闭的隆安帝,忽地缓缓睁开了眼……
  
  ……
  
  PS:说尹后怀孕的,过于发散思维了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