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楚氏赘婿 > 136 开战

136 开战

136 开战 (第2/2页)

这可是大事,朝廷必须给一个答复。
  
  丞相府,谢胡雍主相、王肃副相等,相视一眼,派一个低级朝臣来应付董贤良这个县令,肯定是不行的。
  
  长史谢煦出列,正色道:“皇上,岁举有大利,也有小弊,这些利弊先不谈。
  
  但臣以为,这是大楚祖制。太祖定下来的规矩,乃是我大楚立朝的根基,岂能说改就改?
  
  难道因为饭不可口,就把锅砸了?
  
  吃饭砸锅,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岁举,乃是大楚二千石郡守以上官员和侯爵以上,举荐出仕,方能参加殿试,通过陛下考核为官。
  
  天下儒生们觉得岁举有失公平,觉得自己比举子更出色。这完全是他们的幻觉。
  
  二千石郡守以上官员所举荐的举子,无不是出自大楚大族,自幼在老师的指教下的勤学之辈。
  
  他们家族拥有书籍无数,自幼读书万卷,跟着家族长辈开拓视野。这眼界,这见识,又岂是贫寒儒学能比的?
  
  臣以为,不可改!”
  
  立刻,便有一名御史跳了出来,道:“勋贵、官员举荐之人,几乎都是亲族子弟,难免私相授受,有失偏颇。选出的举子,日益平庸。
  
  臣以为,当请大楚德高望重的长者,不偏不倚的当世大儒,为中正之人,聘请为‘中正官’,由中正官评定天下各色人才,为朝廷选人才。
  
  臣提议,‘岁举制’改‘中正制’。遴选天下贤能之人,量材而授官。”
  
  这是儒派官员这边商量许久,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便是将“岁举制”改成“中正制”。
  
  依然是举荐,但是举荐人的身份必须要改掉。
  
  让大楚威望最高的当世大儒,担任举荐人。
  
  这样既能服众,保证足够的公平,又能确保大量的儒生们被举荐入朝,出仕为官。
  
  但是,这相当于剥夺了门阀勋贵们的举荐权,他们岂能忍。
  
  立刻有官员跳出来反驳,“哼,中正?就能避免私相授受?未必吧。
  
  如孔大人这般大儒,不也举荐了自己的两名亲传弟子!连孔大人都做不到中正,何人谈得上中正?!”
  
  “孔大人举荐的两名弟子董贤良和晁方正,他们二人都非门阀士子,乃是寻常儒生,却高中今年殿试第二、第四名,可见孔大人正是举荐贤能之辈。举贤不避亲,除了孔大人,谁人能做到?!
  
  但是其余二千石官员和侯爵‘岁举一人’,举子尽是庸碌之辈,这就是偏袒豪门大族。天下寒门之族,哪有出头之日?!”
  
  御史台的御史们,和丞相府的众臣们神情激动,对骂起来。
  
  太尉府的武官们倒是极其沉默。
  
  太尉李荣不发话,除了军务之外,很少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余武官,自然不敢随意开口。
  
  楚天秀站在朝堂上,有心投入这场激烈的战斗,却没有机会,心中憋的慌。
  
  咋就没人问问我的意见呢?
  
  我可是殿试第一名啊!
  
  当我这小昏侯犹如透明人一样,唉~!
  
  这朝堂派系之争就是这样的残酷,之前把他当成靶子来批判,现在干脆不理他,当他是个小透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