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楚氏赘婿 > 109 繁华盛景下,烈火烹油!

109 繁华盛景下,烈火烹油!

109 繁华盛景下,烈火烹油! (第2/2页)

崔皇后柔声劝慰道。
  
  项燕然冷道:“今年的岁举,朕下旨王侯、三公、郡守,举荐一批才能之辈,以供朝廷差遣。
  
  你们崔家举荐的是谁,崔什么来着?
  
  好像是得了个殿试中等吧,这还是给了你这皇后面子,才评了个中等。
  
  朕连他的名字都记不住,可见庸碌到何种程度。
  
  哼,不只是你崔家,你们金陵十大门阀,一个个盘根错节,在朝廷上同气连枝,相互声援。
  
  甚至有个说法,非十大门阀子弟和其门生,在朝廷上很难混上高官。
  
  你们彼此举荐自家子弟,若是有本事,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可你们举上来的全是一群碌碌之辈,有几个可堪大用?
  
  今年的岁举,前四名优等里面,没有一个是你们十大门阀出身!一年不如一年,越来越没用了。”
  
  金陵十大门阀,顶尖的人才也有。
  
  像主相谢胡雍、副相王肃、郎中令崔浩然...他们个个都是老辣成精,精通朝政,十大门阀里的顶梁柱。
  
  让这些大臣们去跟诸侯掰腕子,他们也能胜过各方诸侯。
  
  可是,他们全都是一把六七十岁的老骨头了,经常隔三差五的病假,还能熬几年?
  
  金陵十大门阀的后代,尽是一大群吃喝玩乐的纨绔,挥霍起来没人能比,正经的本事却没用。
  
  可以说青黄不接,也不为过。
  
  “皇上,这,每年举荐之人...都是依照老惯例啊!”
  
  崔皇后心头发苦。
  
  每年岁举,金陵十大门阀,定然是先推举各房的嫡系长子、长孙。先把他们安排好,才轮的上其他子孙。
  
  至于才能和本事,当然不是举荐的优先考量。
  
  金陵崔家,除了家主九卿郎中令崔浩然之外,以及她这崔柔皇后之外,后辈之中的确没出什么像样的人才。
  
  可要是不推荐自家的嫡子嫡孙出来,崔氏门阀的荣华富贵,如何保持?!
  
  “朕知道这是惯例,也懒得多说。”
  
  项燕然冷淡道:“但是,以后天歌当了皇帝,就靠十大门阀的这群庸庸之辈,来治理天下,他能守得住这皇位吗!
  
  你今晚三没瞧见,那群虎狼一般的诸侯叔伯,何等飞扬跋扈,眼高于天。
  
  朕要是不在了,他们还不把太子给生吞活剥了!
  
  朕这个皇帝,还是要替太子,找出一些可用之人。不能为了你们十大门阀的荣华富贵,就把这群庸碌后辈,放到朝廷来尸位素餐。”
  
  项燕然对十大门阀举荐上来的后辈,是相当的失望。
  
  这群门阀的庸碌之辈,甚至比小昏侯,比小富出身的儒生们都还不如。
  
  御史大夫孔寒友举荐的两名儒生弟子董贤良、晁方正,还有大农令杨褚举荐上来的贫寒书生主父焰。
  
  此三人,都非门阀士子,都是富户,甚至贫寒儒生,可是他们一个个都大胆直言,敢献言献策,《大一统策》、《独尊儒策》、《削藩策》,直指朝廷的各种弊端,提出解决的对策。
  
  他们丝毫不惧得罪诸侯。
  
  那些金陵十大门阀弟子们殿试上,都在干什么,吟诗作赋,卖弄文采,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对策...都在梦游吗!
  
  连小昏侯这个屡教不改的大纨绔,都能写骇人听闻的《禁私铸铜币策》,帮朝廷收敛钱财。
  
  众十大门阀的士子们,哪个敢如此做?...他们要么是不敢,要么不想,要么便是顾忌自己庞大的家族利益受损。
  
  崔皇后心中惶恐,彷徨,心情无比的复杂。
  
  她听出了话外之意。
  
  从烟雨画舫回来,皇帝恐怕是下了决心,要摆脱十大门阀的这群庸才,另选人才了。
  
  她希望崔家昌盛不衰,富贵长享。
  
  可是项天歌是她的儿子,也是断然不能害了儿子的帝王之位。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也只能先保了儿子再说。
  
  “这...皇上,是要推行新政?”
  
  崔皇后道。
  
  “元宵已过,便是庚子新政!”
  
  项燕然面色冷然,心意决然。
  
  但凡新政变法,都是阻力重重,不知多少人会跳出来反对。
  
  金陵十大门阀这群庸碌子弟,是指望不上了。愿意跟随的,就跟上。不想跟随的,就滚蛋!
  
  庚子新政,势在必行。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大楚皇朝要在他项燕然的手里,焕发出休眠了十年的战斗力。
  
  新政之后。
  
  割据一方的众诸侯王也好,佣兵数十万铁骑的匈奴也罢,必须匍匐在他一代帝王项燕然的意志之下。
  
  “皇上既心意已决,臣妾自当追随。这后宫之内,不管谁家出身的嫔妃。臣妾定保太平无事,不令皇上分心。”
  
  崔皇后毅然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