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名门财女 > 第一百二十九章节 科考

第一百二十九章节 科考

第一百二十九章节 科考 (第2/2页)

而六娘的嫁妆,嫁衣,首饰等也置办的差不多了,八娘得了闲,又与姐妹和嫂子一道,去街上给六娘选了不少东西,绫罗绸缎绢纱,样样不差,而刘家帮着做的家具,也都全部做好,运到了城里的乔家作坊里去了,只等着漆好,就能搬家里来。
  
  远在京城的曾家三兄弟,也在紧张的准备着参加几日后的科考。
  
  欧阳永叔原想让三兄弟搬到自家去住,只他如今也是在京中租赁的院子,一家老小住在一起,并不宽敝,三兄弟便婉拒了,在客栈里住了些日子,深觉客栈不是个静心读书的好地方,好在家里给准备的钱尽够花销,三人索性花了十贯一月的租金,在靠近大相国寺的地方,租了处安静的小院子,如此既能有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参与朋友们的聚会也十分方便。且大相国寺每年开科前,都是文人仕子们聚会谈诗论道的好地方,与人多多论学,也有助于自身的长进。
  
  三月里,礼部的考试开始了,阜哥儿是第一次参考,曾子晔和子固却是参加过科考的,因此虽无家人帮忙,考场里一应所需,却也准备的齐当,三兄弟都带着满怀的希望,踏入了考场。
  
  等从考场出来,几千名仕子,进去时意气风发,出来时虽不能说蓬头垢面,可也实在精神不到哪里去,有那紧张的,直如脱了一层皮。
  
  阜哥儿是最爱干净的,出了考场,寻了自家两位哥哥,便道:“哥哥,你们是先回去,还是与朋友们出去说话?弟弟得先回去洗漱一翻了。”
  
  这时候哪有人还有心思出去游玩的?那些家在京中的,都知家人牵念,恨不得立时回到家中,那家不在京城的,心悬在嗓子口挨了这几日,哪个不想回去扑倒在床上,好好睡个昏天暗地的?
  
  曾子晔忙道:“我们也一道回去。晚上我们两,也得与你二哥去欧阳公家里去拜访,想来永叔公也正惦记着咱们兄弟三人考的如何呢。”
  
  三人一路回到家中,却是没有提考的如何的话。
  
  那房东婆子,也是个体贴的妇人,她家里院子常租出去的,自然是知道考完院试,这些学子们回来是个什么样子,因此早为曾家三兄弟做好了一桌好饭菜,并烧了满满一大锅热水,好叫他们回来就能泡个热水燥,吃上顿热呼呼的好饭菜。
  
  曾家兄弟自是感激,轮流着洗了澡,吃了饭,也就各种倒头便睡,直睡到撑灯时分,一向自律的曾二郎醒了过来,穿好白色儒衫,带上黑色幞帽,洗了手脸,又把两兄弟叫起来,一通收拾好,与房东婆子说好晚上给他们留门,就转上街,买了些礼品,去了欧阳府上。
  
  欧阳永叔家此晚过来拜访的门生极多,曾家兄弟被迎进去,花厅里已是满满的人,兄弟三人一进门,众人都知道这是欧阳公的得意门生来了,纷纷起身打了招呼,欧阳永叔也起身笑道:“大郎,二郎,子阜,你们也来了,快坐下说话。”
  
  边说,边把三人招到身边坐了,这才低声问起三人考的如何。
  
  此时科考,注重的是诗赋,而非策论,诗赋前有西昆体,现行太学体,此二者,都是曾子固所不屑为的。因此他实在没有把握,见老师寻问,为免担心,也只道了句“还好。”
  
  因人多,欧阳永叔也不便多问。
  
  此时时辰不早,仆人们也开始鱼贯入厅,摆放菜肴。
  
  欧阳永叔是大家敬爱的文坛领袖,在座的,又大多算是他的门生,因此便端起主人的架子,等酒菜摆放好,起身说了一翻勉励之语。
  
  此时欧阳永叔官至中书舍人,也算是个实权派了,又与宰相晏殊交好,宴会结束后,欧阳永叔留下曾家三兄弟说话,曾子固便向欧阳永叔推荐了他那位好友王介甫,称此人大才,可惜却未被重用,如今不过是一州的节度判官厅公事,实在是职不称才,希望王介甫能得到朝庭重用。
  
  此前曾子固也曾写信向欧阳永叔推荐过此人,因此欧阳永叔不是没有留心过王介甫,且此时任王介甫上司的,正是名臣之后韩稚圭,对王介甫此人,也是赞赏不已。只是觉得他生性耿介,尚需磨励。只这话,却不好与子固说的太多。欧阳永叔就捻着胡须,笑说朝庭不会淹没真正有才之人。
  
  曾子固一向信任老师,也就不再多言。
  
  就又说起官家有心想重用此时被贬至陕西路正任转运使的范希文范大人,如他入京,任参知政事,有心想改变如今大宋国冗兵冗官等问题。
  
  曾子固一听,精神一振,如今北有大辽这样的强敌虎视旦旦,大宋国内北方地区又连遭天灾,致使国库不充,实在是内忧外患,若是范公能回到京都,必能使朝纲大变,又有欧阳公,杜公,富公,晏相等人相助,不愁不成大事。
  
  听到这样振奋人心的消息,曾子固心中那点因科举考试而生的忐忑,也被扫的一丝儿不剩。与老师交谈了一翻,见夜色已夜,便告辞了回去。
  
  曾子晔和曾子阜见他一路上都满是喜色,也是好奇,问他为何高兴,曾子固知道范公回京的事情,乃是朝庭的大事,老师与他透露,一是对他信任,二也大概是本就高兴,忍不住找他这个得意门生倾吐一二的,因此虽是亲兄弟寻询,却也不好明说。就找了个借口,含糊了过去。
  
  接下来,便是等着放榜。期间自是与相谊的仕子们应酬不断,逛遍了整个汴京城。且带来的三百贯钱,除去来时的路资,朋友往来,房租及嚼用,也还余了近二百贯,兄弟三人索性化了几日时间,给家里的长辈并弟弟妹妹们,各买了些新奇的小礼物。
  
  等到放榜时,他们已打点好行装,若是不能高中,自是打道回府,若是得中,接下来就得参与庭试,参加完琼林宴,拜谢过老师,也当回家了。
  
  大宋的进士们,在遣派官职之前,都有一年回家处理杂事的假期,因此三人不管中不中,都是要先回趟南丰的家中的。
  
  到了放榜这一日,三人早早儿的,便去看榜,虽他们自以为来的够早,可张榜之处,早已是人山人海,有参考的学子来看榜的,有亲朋友前来助阵的,更多的则是城中百姓来看热闹的,当然,那些等着选中进士捉回家去当女婿的人家更是不少。
  
  阜哥儿见人多,便道:“这么多的人,挤进去也不易,不如二位哥哥寻处茶楼先坐着喝茶,等弟弟看完榜,再来寻二位哥哥如何?”
  
  因人实在太多了,曾家两儿郎虽然心里十分想早点知道结果如何,可这么挤来挤去的,也实在有辱斯文,便同意了子阜的提议。
  
  曾子晔指了一下对面的茶楼道:“我们就去那间茶肆里,你得了消息,就来此处寻我和你二哥就是。”
  
  等阜哥儿入了人群,兄弟二人反身进了茶肆,同外面一样,茶肆里亦是人满为患,还好二人来的也还算早,店小二过来一看二人装束,就知道他二人是此届参考的学子,且气度不凡,虽如今还不是官身,保不准再过一会儿,可就是个官身了,便恭敬的歉意道:“二位官人,楼下是没处儿坐了,只楼上雅间还余一间,若是二位官人想在这里歇息,小人这就领二位过去?”
  
  总归也不能站外面去,曾子晔点了头,上楼进了那惟一余下的雅间,对伙计道:“给我们沏点茶来,一会儿若说有人找姓曾的两兄弟,你只管把人领来就是了。”
  
  那小二应了声,领了两位入了雅间,不时就上了茶来。
  
  兄弟二人也无心说话,只管看着窗外榜前那满满的人潮,足等了大半个时辰,才见子阜满头大汗衣衫不整的跟在店小二身后进了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