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七百四七章 谋求吕宋(续)

第一千七百四七章 谋求吕宋(续)

第一千七百四七章 谋求吕宋(续) (第2/2页)

刘洎也摇头叹气:“说其自成一国倒也未必,追根到底还是朝廷难以长期负担安西军之粮秣消耗给逼的,别管好方法还是坏方法,总要提出来商议讨论一番,总之决定权在陛下您手里。不过话说回来,安西都护府是大唐最大的粮秣消耗大户,而皇家水师则是最大的财富引入大户,这一东一西、一多一少、一海一陆都算是当下最麻烦的地方,越国公一手擎之,颇为不易啊。”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没说话,知道他既然这么说一定有目的。
  
  刘洎也没想着绕多大的弯子,只不过是由此引出话题而已:“无论安西军的整编亦或是水师的组建,都是越国公耗费无数心血以强力手腕而成就,两支军队受其影响理所应当。但这两支军队太过特殊,西域因其地理环境导致与中枢远隔千里,水师又飘荡在大洋之上控制海贸之根本,朝野上下无数人眼红其中之利益,长此以往,必然牢骚处处、人心不满啊。”
  
  什么是朝堂?
  
  朝堂就是利益分配的斗兽场,任何利益都在放在这里经由一番争斗之后不断的重新分配,当某一项利益被长久把持、旁人不得置喙,自然引发所有人的攻讦、不满。
  
  我抢不到可以,那是我没本事,这次抢不过下次再来抢,可我连抢的资格都没有是怎么回事?
  
  现在的安西军与水师就是如此。
  
  “尤其是水师,控制着几乎所有大唐各处港口前往东洋、南洋的航线,甚至海贸的种类、数量、价格都在水师管辖之内,这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利益,看得到吃不到自然谁都不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刘洎也没假清高,当着皇帝的面谈论起利益之事理直气壮、毫无遮掩。
  
  这种事也没什么好遮掩的,谁看着水师庞大的利益不眼红?
  
  也就是水师满天下的搜罗金矿金矿每年给皇帝无以计数的金银充入内帑,支撑陛下完成超越父祖功业之野心,否则怕是连皇帝也要忍不住扑上去咬一口……
  
  李承乾知道刘洎说的是实情,遂点点头。
  
  说到底,为君之道首要就是“平衡”,这是老调重弹的话,却也是至理名言。
  
  现在的安西军与水师就打破了平衡,房俊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将利益全部吞下连点渣都不给旁人,违背了君王治理天下之道。
  
  但是让他从房俊手上将这些利益收回来再分润给别人,他也不愿意。
  
  人家房俊之所以独占这些利益是付出之后的收获,是应得的,旁人既然事先不曾付出,又凭什么要求获取?
  
  “中书令意欲何为?”
  
  “不妨将水师所占据的利益分润出来一些,无需太多,只做个样子想来越国公也不会反对,如此一来旁人就不会闹腾,至于如何分配就要陛下乾纲独断了。”
  
  “有什么建议就说说吧,朕会考虑考虑。”
  
  “水师于海外占据了无数地盘,或租赁、或购买、或强占,全都是一国之富庶地域,也许可以择选一位足够分量的臣子任职一地之总督,负责当地贸易、民生,让文官们也参与到轰轰烈烈的远洋贸易之中……总不能文官只管陆地,出来海就是军队的天下吧?”
  
  李承乾沉吟不语,这又涉及了文武之争,不得不重视。
  
  况且特也觉得刘洎的话有几分道理,皇家水师现在于海外可谓开拓进取、狂飙突进,满天下的占地盘、搞贸易、开矿山,却完全是军方行为,文官根本插不进去手,眼瞅着军方大口吃肉文官却连汤都喝不上一口,岂能不闹?
  
  再者,军方在海外一家独大的确不是什么好事,军政一体的结果就是滋生军阀,隐患重重,文武兼并、相互钳制才是最为稳妥的体制。
  
  不过他也要确保他身为皇帝的利益,所以他提醒刘洎:“现在宗室、朝堂之上有不少人建议将亲王们分封海外,水师占下的那些地方极有可能成为亲王们的封地,不可能如同大唐国内的州府郡县一样予以设置官职、并入版图。”
  
  刘洎忙道:“这是极好的建议,微臣也赞同。”
  
  亲王是很麻烦的一个群体,冷落了不好,旁人会说陛下刻薄寡恩,厚待也不好,搞不好就会弄出一个“八王之乱”,高祖、太宗两代皇帝留下的那些亲王们几乎个个都出类拔萃,一旦去往富庶之封地很容易折腾起波浪。
  
  但若是如李恪那样分封于海外,则是完美的解决方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