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长生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长生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长生 (第2/2页)

聿明老头一身葛布衣衫,仙风道骨的气质翩然出尘,摇头说道:“长生不老之道到底有没有,老朽不知,白日飞升、羽化成仙是一定有的。然则至始至终,前代圣哲皆未对成仙得道有过只言片语的描述。或许在未得道之前他们也与我们一般懵然不知,但是在得道之后却发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都是没有意义的行为。老朽不知如何才是得道飞升的正确路径,但是却知道人若根源牢固,呼吸之间,可夺天地之正气,而寿命延长。”
  
  李二陛下顿感失望。
  
  如果说天底下当真有最接近于长生不老进窥天道的人,那必是聿明氏一家无疑。这个神秘的家族已进军无上天道为己任,千余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个看似虚无缥缈的目标,历经挫折却依旧不屈不挠。
  
  若是此路不通,以聿明氏的智慧和能力何以能够坚持千年?
  
  然而现在面前这位聿明氏当中最智慧的老者却说出这么一段话,令他极为失望,就好似心中那梦寐以求的梦想尚未开始便即夭折……
  
  寿命延长他当然也希望,但是比之长生不老又算得什么?
  
  他又问道:“聿明氏所修行之路途,与道家相近否?”
  
  聿明老头道:“殊途而同归。”
  
  李二陛下点点头。
  
  为了提升李氏皇族的逼格,高祖李渊将自家的祖宗强势的归拢到老子李聃一脉,故此,老子所创立的道教自然而然的成为“国教”。
  
  可身为一个有野心的帝王,他那里有时间去研究道家秘法?
  
  李二陛下也不是蠢人,聿明氏这样传承幽怨、智慧超群的家族千余年的追求亦不可得长生之途,自己杂务缠身身心憔悴更是无法进窥天道。
  
  叹息着道:“命数由天,穷市而尽,终究是一件令人不爽利的事情。”
  
  聿明老头则摇头道:“陛下谬矣,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李二陛下一愣:“此言何意?”
  
  “人的生命,年寿的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其他外在的力量。按照道家的说法,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须臾不离,道在则生,道去则死,所以说人只要要善于修身养性,安神固形,就可以长生不死。以老朽看来,长生不死或许过于虚妄荒诞,但是改变天命增长寿数,那是轻而易举的。”
  
  李二陛下虚心道:“愿闻其详。”
  
  聿明老头微笑,对这位至尊大帝的虚心态度甚有好感。
  
  当然,对于一位掌握人间极致权利的一代帝王来说,心中何求长生不死的那种冤枉绝非轻易可以更改……
  
  便给李二陛下上了一堂“长生课程”。
  
  “《太上老君内观经》说‘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道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又说‘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所以形生者,由行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在守道,则长生不亡也’。此言何意?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失生,非行失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道教把道家哲学与长生之道结合起来,因为相信“生”与“道”相守,所以先辈们为追求长生、长寿提出了诸多的养身健体的方法。如内丹、外丹、存思、守一、服气、引导等修炼方式,让世人清心寡欲的修身,止绝荤腥以养性,采摘药草以防病等等。
  
  精心修道,未必能够长生不死,但是绝对会使人延年益寿、心正神安,与自然交融,与阴阳协调。
  
  李二陛下颔首受教。
  
  心里却琢磨着;这老者所言皆乃世间至理,然则他只是从修身养性的方面来阐述修道的好处和必要。那么道教之中的“金丹”之流是否更接近于长生不死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