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唐锦绣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谍报之王(上)

第三百二十九章 谍报之王(上)

第三百二十九章 谍报之王(上) (第2/2页)

房俊心底暗赞,果然是个光明磊落的性子,起码看上去如此……
  
  其实刚刚李君羡已然将所有想问的该问的都问过了,也都详细记录在案,房俊回头翻阅即可。
  
  但房俊有一个疑问。
  
  “听闻,大将军曾先后两次剿灭山僚叛乱?”
  
  “确实!”张士贵微微一愣,随即醒悟道:“二郎不会认为是僚人余孽前来复仇吧?”
  
  贞观七年,张士贵统兵平息了浙西山僚的叛乱。因为叛乱分子多据山屯洞,易守难攻,战斗进行得非常艰苦。由于张士贵亲冒矢石奋勇在先,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也表现得勇猛无比,终于平息了暴乱。张士贵的突出表现,也同样感动了当地的官员,他们写成奏章向朝廷作了汇报。
  
  在张士贵班师回京的庆功宴上,李二陛下曾动情地对他说:“闻公亲当矢石,为士卒先,虽古名将,何以加也。朕尝闻以身报国者,不顾性命,但闻其语,未闻其实,于公见之矣。”
  
  贞观八年,安州都督府所辖区域内的僚人,在少数反动酋长的煽动下,再次发动叛乱。这次朝廷再派张士贵出征平暴,当大军行至宣州时,乱军听说是张士贵来了,“夷獠逋窜”,不战而溃。
  
  捷报传到京城,李二陛下皇帝大喜,“乃授右屯卫大将军,改封虢国公。”
  
  房俊哪里知道是不是什么僚人要刺杀张士贵?
  
  但是刚刚在神龙殿里,闻听山僚隐然再次露出叛乱迹象,他便觉得或许是僚人在暗中搞风搞雨。
  
  若当真是僚人所为,那么动机就有了,张士贵两次剿灭山僚叛乱,手上不知道染了多少僚人的鲜血,砍了多少僚人的人头,僚人必然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只是有些好奇而已,闻听大将军当年的雄姿,晚辈心向往之!”房俊拍了一记马屁。
  
  张士贵显然极是受用,大笑道:“廉颇老矣,好汉不提当年勇,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这时那郎中给张士贵包扎好伤口,端着一个托盘向外走,被房俊拦住。
  
  房俊捏起托盘中的箭杆看了看,又仔细的查看那枚箭簇。他好歹也是军器监的少监,对于军器监制作的兵器并非一无所知,这枚箭簇上就有军器监的暗记,确定是军器监所产出无疑。
  
  这么一来就好办了,一把弩弓流落至民间,这种事还是有迹可循的。
  
  告辞张士贵出来,房俊跟着李君羡由芳林门出了北城,绕了一圈儿进了皇宫北面的西内苑。
  
  玄武门就在西内苑里,由此可以直入太极宫。
  
  夜幕下的玄武门威严厚重,气势雄浑!
  
  当年这里刀光血影,兄弟阋墙,李二陛下在这里通过政变登上九五之尊的大宝,并开创了“贞观之治”,成为千古一帝。
  
  其实,玄武门在唐朝发生过三次兵变,这真正让玄武门成了政变之门、喋血之门、凶险之门。
  
  第二次玄武门兵变是过了八十一年后的唐中宗景龙元年,由太子李重俊发动。
  
  李重俊率羽林军将领李多祚等人从太极宫南面的肃章门杀入宫内,欲将韦后、安乐公主与上官婉儿一网打尽。但在韦后、安乐公主挟持中宗登上玄武门城楼,以皇帝为人质逼太子率领的军士反戈投降的强力反击下,而惨遭失败。
  
  第三次玄武门兵变,仍发生在唐中宗时期。权倾天下的韦氏一门仅仅享有了短短三年胜利果实,就被李隆基在新一轮的玄武门兵变中全部处死,宫城内外的韦氏党羽也被一举铲除。
  
  从此,李隆基走上政治舞台,后来开创了“开元盛世”。
  
  三次玄武门兵变,一次失败,两次成功,而两次成功者都开创了大唐盛世。
  
  这不免让人体会到一种错觉,莫非冲破了这道凶险不祥的门,就会龙翔九天、一展鸿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