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雪中悍刀行 > 第十五章 山上有个骑牛的

第十五章 山上有个骑牛的

第十五章 山上有个骑牛的 (第2/2页)

一开始挺担心老魁院子方圆一里内都会臭不可闻,走近了才发现纯粹多虑,王府的茅房准备香料无数,老魁就是拉屎跟耍刀一般霸道,也熏不到哪里去。
  
  老魁不仅拉完屎,还洗了个澡,换上一身干净衣裳,坐在台阶上,低头抚摸刀锋,头也不抬问道:“娃娃,你还真是不怕?”
  
  徐凤年坐在他身边,轻笑道:“老黄说你不仅是天下使刀的第一好手,一生不曾滥杀一人,所以我不怕。”
  
  老魁哈哈大笑,摇头道:“这话一半真一半假了,我不胡乱杀人不假,却不是用刀最厉害的人。娃娃,你这张嘴,也忒油滑了,我不喜欢。”
  
  徐凤年嬉皮笑脸道:“只要姑娘喜欢我就成,老爷爷你不喜就不喜,反正揍了武当山的那只乌龟,我们就分道扬镳,不过老爷爷若还惦念王府的伙食,尽管留下来大吃大喝,欢迎至极。”
  
  老人呵呵一笑,问道:“那武当山师祖,大概几品?”
  
  徐凤年想了想,道:“应该不高,只是辈分离谱,三十岁不到的武当山道士,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吧?何况江湖上也没他的名号。”
  
  老魁点头恍然道:“哦,那应当是修大黄庭关的武当山掌教王重楼的小师弟,爷爷当年进入凉地有所耳闻,武学资质倒也平平,但专于道法大术,有些玄奇。”
  
  徐凤年问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老爷爷打得过?”
  
  老魁洒然道:“小娃娃,爷爷送你一句话,打不打得过,得打过了才知道不是?”
  
  徐凤年难免腹诽:“这话听着豪气干云,可结果咋样,不是在湖底呆了十几年。”
  
  老魁拿刀板敲了一下徐凤年的头,“别以为爷爷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徐凤年脸上堆着笑,嘿嘿道:“那咱们往那狗屁武当山闹一闹?”
  
  老魁猛地起身,身影将徐凤年整个人都笼罩其中,两串锁链铿锵作响,“闹!”
  
  ……武当山有两池四潭九井二十四深涧三十六岩八十一峰,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以玉柱峰上的太真宫为中心,八十一峰围绕此峰此宫做垂首倾斜状,形成著名的八十一峰朝大顶,千年来无数求仙道者归隐武当,或坐忘悬崖,或隐于仙人棺,听戛玉撞金梵音仙乐,看雾腾云涌青山秀水,留下传奇无数。
  
  武当是前朝的道教圣地,稳压龙虎山一头,离阳王朝创立后,扬龙虎而压武当,这才让龙虎山成了道教祖庭。
  
  武当沉寂数百年,却没有人敢小觑了这座山的千年底蕴,现任掌教王重楼虽位占据十大高手一席位置,但传说当年一记仙人指路破开了整条汹涌的沧浪江,以讹传讹也好,夸大其词也罢,终究都是位德高望重的道门老神仙。尤其当他修道教最晦涩最耗时的大黄庭关,更让整座武当山有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绵长气派。
  
  两百北凉铁骑浩荡。
  
  一个魁梧老武夫身着黑袍,长刀拖地而奔,尘土飞扬。
  
  山崩地裂。
  
  一行人直冲武当山门的“玄武当兴”牌坊。
  
  为首一骑竟然直接马踏而上,穿过了牌坊,才勒住缰绳。
  
  百年江湖,胆敢如此藐视武林门派的,似乎只有那个让老一辈江湖人谈虎色变的徐人屠。
  
  虎父犬子吗?
  
  骑于一匹北凉矫健军马之上的世子殿下徐凤年自嘲一笑,望向被这恢弘阵仗吸引来的一群道士,阴沉喊道:“给你们半个时辰,让那骑青牛的滚出来!”
  
  这帮武当山道士很为难,他们不是不知道山上有个辈分跟玉柱峰一般高的师叔祖喜欢倒骑青牛,可他们只是山脚玉清宫的普通祭酒道士,且不说劳驾不动那师叔祖,便是师叔祖好说话,跑到太真宫最快也需要足足半个时辰,来回便是一个时辰。来者气势汹汹,等得住?
  
  玉柱峰前后分别有大小莲花峰两座,大莲花峰有十余座洞天福地闭关修行,一侧是峭壁的小莲花峰则默认独属于一人。
  
  这人五岁被上一代武当掌教带上山,收为闭关弟子,年幼便与这一代掌教王重楼变成了师兄弟。
  
  武当山九宫十三观,数千黄冠道士中绝大多数见到这位年轻人,都需毕恭毕敬尊称一声师叔祖,更小点的,更要喊太上师叔祖。
  
  所幸这位年轻祖宗从未下山,只在进山时见过玄武当兴牌坊,以后便再没接近,远望一眼都没有,这二十多年大半时间不是在玉柱峰太清宫,就是在大小莲花峰上倒骑青牛倒着冠,侥幸遇见过真面目的,回去都跟人说师叔祖脾气极好,学问极深,风雅极妙。
  
  山门这边闹哄哄,小莲花峰陡峭山崖边上的龟驼碑边上,却是安静得很。
  
  一位相貌清逸的年轻道士躺在石龟背上晒太阳,一招手,远处吃草的一头青牛走上前,牛角上悬挂有几册道藏古籍,他摘下一册,刚要翻阅,略一掐指,跳下龟背,寻了根枯枝,在地上画了密密麻麻天干地支,脸色微变,不停自言自语,最终重重叹息。
  
  细致理了理道袍袖子领口,翻身上牛,倒骑牛,角挂书,下了小莲花峰,半吟半唱着“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谁曳尾于途中,谁留骨于堂上……”
  
  出了小莲花峰,将青牛放了,小心翼翼取下其中一卷封皮是《灵源大道歌》的道教典籍,边走边看,津津有味,直奔武当山脚。
  
  路上偶有道士驻足喊他师叔或者师叔祖,他都会笑着打个招呼,相当平易近人。
  
  众人只觉得这位年轻前辈实在是勤恳,不愧是在玉清宫内注疏过无数古篆孤本的师叔祖,难怪掌教赞誉一句“天下武学和道统都将一肩当之”。
  
  却不知这位口碑极好的师叔祖此时在两眼放光看一本最为道学家不齿的艳情小说,只不过贴上了《灵源大道歌》的封面罢了。
  
  道士翻来覆去就看一页,因为舍不得,山上就这一本无上经典,还是当年跟那居心不良的世子殿下借的,临近山脚,一页颠来倒去看了数十遍,这才意犹未尽地收起,一脸浩然正气道:“就算被你打得鼻青脸肿,这书,坚决不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