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量工程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量工程

第四百六十四章 天量工程 (第1/2页)

对于一颗即将发生超新星爆炸的蓝巨星来说,就算是平常时候,想要抵近对它进行观测就已经足够艰难。
  
  它的物质抛射实在太过剧烈,对外辐射也太过猛烈。这导致任何探测器都很难靠近它。或者就算靠近了,也根本支撑不了太长时间了就会被摧毁。
  
  而,相比起真正发生超新星爆炸之时,这颗蓝巨星在平常时候的辐射又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旦发生超新星爆炸,在那一瞬间之中,单颗恒星的亮度甚至于能将一整个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加起来的亮度压下去,如此猛烈的辐射,恐怕不管韩阳做出什么样的防御手段,都根本无用。
  
  既然如此,那该如何对超新星爆炸,宏观黑洞形成之时的具体过程展开近距离的有效观测?
  
  韩阳的结论是,这根本无法做到。
  
  但这是否意味着韩阳无法近距离的获取到相关数据?
  
  并不是。
  
  早在从银河系出发之前,韩阳便已经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方案。
  
  这个方案,在人类文明晋升为五级文明,对那颗中子星进行观测之时,韩阳曾经使用过。
  
  那便是,以数量来换取质量。
  
  单独一颗探测器,哪怕只能在超新星爆发之时,进行一微秒,一纳秒的观测与数据收集,都已经足够。
  
  一颗探测器不够,就上十颗。十颗不够,就上一百颗,一千颗,乃至于一千亿颗,一万亿颗!
  
  只要数量足够多,就总能积累起足够的观测时长,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
  
  但相比起当初对那颗中子星进行观测,此刻的工程难度无疑更加提升了许多。
  
  关键难点在于,韩阳必须要对这颗恒星进行多种手段,多种维度的观测,而不再像是当初那样,只要观测一点即可。
  
  中微子、伽马射线、红外线、引力波,乃至于暗能波动,空间曲率,以及必定会发生的空间撕裂等等,全部进行观测。
  
  每一种观测需求都需要不同的观测设备。而这些观测设备,譬如中微子望远镜,就需要建造一层厚厚的屏蔽层,加上至少数十万吨纯水才行,一个探测器的总质量就能达到百万吨以上。
  
  一个一百万吨以上质量的探测器,仅能进行一微秒观测的话,要积累起一秒钟的观测时间,就需要100万座以上的这种探测器,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
  
  这才仅仅只是中微子观测一种。再加上其余的探测需求,其总工程量,就算是韩阳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恐怕就算银河系之中不存在银盟,任何五级文明都能自由的对超新星,对宏观黑洞的形成过程展开探测,想要获取到足够的资料进而成为六级文明,都是一件艰难到无法想象的事情,都是大部分五级文明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
  
  韩阳心中微微有些感慨:“恐怕大部分五级文明都会选择依靠漫长的时间积累来完成晋升,而不是想着通过一次观测就获取到足够的数据。”
  
  工程量太大?那我就少造一点探测器,一次宏观黑洞形成,我只收集一点数据,等下一次再有宏观黑洞形成,那就再收集一点。
  
  如此,以时间换工程量,依靠漫长的时间积累,一点一点的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并完成晋升。
  
  但这一方式很显然不适合韩阳。要那样的话,恐怕没有个几万年时间的积累不可能完成。而韩阳却并不打算在大犬座矮星系之中停留太久。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再度发挥自己的工程优势,以工程量来换取时间了。
  
  于是,在距离超新星爆炸,宏观黑洞形成仅剩下约500年的时候,韩阳铸剑为犁,马放南山,将一百多万艘战舰全部闲置,将几乎所有算力都投入到了工程建设之中。
  
  数万亿,数十万亿的机器人、智能机械,以及数百万艘运输船、空天母舰、摆渡飞船,还有位于星球地表的总计上千万座大型工厂,在这一刻同时开始了忙碌。
  
  韩阳火力全开,全力以赴。
  
  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一批50万颗伽马射线探测器建设了出来。
  
  这些探测器俱都具备厚重的防护层,内部甚至还自备小型的夸克裂变-聚变双重反应炉以提供能量,并可以支撑起一定功率的防护罩。
  
  它们被韩阳派遣运输船,运输到了距离这颗恒星足足3光年远的地方,在那无尽的浩瀚虚空之中停留了下来,对准了这颗蓝巨星。
  
  之后,是第一批中微子望远镜。
  
  这些中微子望远镜具备同样的防护力量,但单个质量就大了许多,达到了约50万吨。
  
  韩阳造了一万台,同样放置到了距离3光年远的地方。
  
  再之后,其余各种类型的探测器总计造了超过10亿台,全部放到了那里。
  
  它们整体呈现出均匀的分布。以这颗蓝巨星为球心,以3光年为半径,隐隐将这颗蓝巨星环绕。
  
  再之后是第二批探测器。这一次,韩阳将它们放置到了距离蓝巨星2.9光年的地方,总量同样约为10亿颗。
  
  再是2.8光年,2.7光年,一直到距离1光年为止。
  
  此刻,韩阳总计制造了300多亿颗探测器,令其大致均匀的分布到了蓝巨星周围。
  
  其中,距离蓝巨星越近,防护等级越高。
  
  在1光年范围以内,韩阳布设的探测器密度陡然提升。从1光年距离到1光月距离之内,空间缩小了许多倍,探测器的总数量却提升到了1000亿颗。
  
  1光月之内,探测器密度再度提升。
  
  并且,从这个距离开始,韩阳所制造的所有探测器,无论它是哪种类型,全都具备了大致相同的外形,也即类似于钉子的形状。
  
  在面对蓝巨星的方向,是一层直径较大的圆形钉帽。这层钉帽将起到类似于盾牌的作用,尽可能保护身后的主要设施。
  
  钉帽之后,则延伸出一条圆柱体。
  
  在圆柱体之内,则是韩阳所制造的探测器的探测模块,或者是伽马射线,或者是引力波,或者是中微子。
  
  在这个距离上,来自于蓝巨星的辐射已经相当猛烈,探测器必须要考虑到防护与散热。而在真空之中,热量只能通过辐射来传递,效率较低,韩阳便只能制造出圆柱体的外形,尽可能的将过多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护核心装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