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从手搓CPU开始横扫宇宙 >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超越光速!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超越光速!

第三百七十二章 超越光速! (第2/2页)

有了更为精密、效率更高、体积与质量却更小的人工重力系统的加持,在裂变实验室之中,人们首次制造出了可以被精确控制,可以平缓输出能量的夸克裂变装置。
  
  第一台诞生的夸克裂变装置体积与质量都很大,还不具备装备在宇宙飞船之上的能力。不过没有关系,后续继续优化就是了。
  
  韩阳则将自己的算力投入到了另一个更为重要的领域。
  
  超光速航行技术。
  
  在四级文明的几大标志性技术之中,韩阳最为看重的,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技术,便是超光速航行技术了。
  
  这项技术的意义之重大,无论如何形容都不为过。
  
  超光速航行,那是多少代人类科学家梦寐以求,孜孜不倦的追求,却又一次又一次折戟沉沙,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毕生心血与精力都无法取得任何突破的技术啊……
  
  到了此刻,掌握了M理论,并在工程层面达成了一定程度现实应用的可控夸克裂变、引力屏蔽与增强技术之后,人类文明终于具备了向这项划时代技术发起冲击的资格。
  
  如今的韩阳已经明确知晓,超光速航行的技术要点,在于通过引力控制技术对于空间的影响。
  
  也即,超光速航行并不违背相对论以及更为深层次的M理论。因为它是空间的运动,而不是物质的运动。
  
  这种空间的运动实现超光速的现象,在宇宙之中存在很多。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宇宙大爆炸。
  
  甚至于就算到了此刻,宇宙仍旧在以超越光速的速度膨胀。
  
  宇宙暴涨理论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红移。
  
  红移既是遥远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通过观测,人们确认,距离地球越远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
  
  距离和远离速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这便引导出了另一个常数,哈勃常数。
  
  通过测量红移,人们甚至可以确认遥远星体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那么有一个问题是,既然距离地球越远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那么会不会存在一个距离,超过了这个距离的星体,远离地球的速度快到甚至于超过了光速,导致该星体发出的光永远也无法达到地球?
  
  答案是,这个距离是存在的。其长度约为465亿光年。
  
  半径为465亿光年的宇宙,被人们命名为可观测宇宙。超过了这个距离的宇宙,被命名为不可观测宇宙。
  
  光速是常规运动的最高速度,超过了这个距离的宇宙,其信息永远无法达到地球,那当然就是不可观测的。
  
  除非使用超光速航行技术到达那里,否则,任何文明都无法知晓不可观测宇宙之中究竟存在着什么东西。
  
  明确了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引力控制技术来达成对空间的影响之后,进行超光速航行的试验场地便很明确了。
  
  答案是远离任何大质量星体的地方。
  
  因为位于大质量星体的引力场之中的话,星体的引力会对空间曲率造成影响,导致空间曲率达不到进行超光速航行的要求,甚至于形成紊乱,导致空间曲率异常。
  
  空间曲率异常的话,就不是小事了。它甚至有可能令船体扭曲、设备能量过载,有可能令飞船直接炸毁,船毁人亡。
  
  通过计算,韩阳确认,像是太阳这般质量的星体,以此刻的技术,进行超光速航行的极限距离,是1万亿公里之外。
  
  当然,为了稳妥的话,这个距离就要再远一点,最好能达到2万亿公里。
  
  未来等技术先进了,对于空间曲率的控制更加精细、稳定了,这个距离还可以缩短。
  
  于是,在距离太阳2万亿公里的遥远太空之中,在这远离任何大质量星体,周边几乎一万亿公里都不存在质量超过谷神星的星体的环境之下,一座庞大的太空实验基地迅速建造完成。
  
  在这座基地之中,人们首先试验了高强度引力增强设施的运转,之后又试验了空间曲率控制器,试验了大功率核聚变电站集群等等一系列的设施。
  
  原本超光速航行这种能耗极大的技术是需要夸克裂变技术来支撑的。不过现在夸克裂变技术还不算成熟,也只能先通过核聚变电站集群来代替了。
  
  有总计12万名工程师、科学家、项目管理人员以及后勤人员工作在这座庞大的基地之中。就连韩阳,都投入了高达16%的算力来参与这座基地的建造,以及后续的实验。
  
  又是匆匆数年时间,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
  
  一座占地面积足有上万平米的巨大厂房之中,一条长长的管道贯通厂房两侧。在这条管道之中,一颗小小的金属球静静悬浮。
  
  伴随着众多庞大设备的启动,这颗小小的金属球瞬间进入到了肉眼不可见状态,瞬间从观测设备之中消失。
  
  与此同时,一道激光也随之发出,发射向管道的另一侧。
  
  但,在这道激光束还未被管道另一侧的接收器接收,这颗小球就忽然间出现在了管道另一侧。
  
  它以比激光束更快的速度来到了目的地!
  
  超光速航行,在这一刻真正成为了现实!
  
  指挥中心瞬间被热烈的鼓掌与欢呼声所充斥。
  
  后续的研究表明,在重力控制设备的精确控制之下,这颗小球周边瞬间生成了一个“空间泡”,这个空间泡“悬浮”在三维空间之上,借助空间的运动,在自身不具备任何动量的前提之下,完成了超光速运动。
  
  虽然此刻的超光速航行是在众多超大型设备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且位于小球之外,而不是小球之内,根本不具备在飞船之上实用的能力,但,仍旧是那句话,无非是后续的优化而已。
  
  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那么,从一到一百,甚至一万,都不再遥远。
  
  至此,韩阳终于可以实打实的说出那句话了。
  
  不管从基础理论层面,还是从标志性技术层面,人类文明都已经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虚假的,真真正正的四级文明。(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