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满唐华彩 > 第222章 潼关怀旧

第222章 潼关怀旧

第222章 潼关怀旧 (第1/2页)

九月初,吏部的一应文书办妥,薛白启程往偃师赴任。
  
  李隆基没有保留他太乐丞的兼职,大概是对他的音律水平不甚满意。但他的朝衔还是承务郎,从八品下,以八品官阶挂职畿县尉,算是规格甚高。
  
  旁人再看他是这般年轻的一个状元,便知他很可能背靠大树、前程广阔。
  
  秋雨连绵,不是赶路的好时候。
  
  离开了长安城,一日到渭南,次日到华州,第三日到了华阴县,薛运娘偶染风寒,他们不得不停下休整,第五日才出发往潼关。
  
  薛白本以为自己会有心思再去爬一爬华山,但如今长途跋涉的艰苦程度远超他的想象,队伍中又有女眷,终究还是作罢了。
  
  在华阴倒是能远远望到华山,可能是隔得太远,望着倒不险,反觉远山如黛,十分秀丽。但若登上去,想必是极为险峻,真不知李隆基想如何开凿华山道,把百官带上去封禅。
  
  “走吧。”
  
  继续向东,前方的山越来越多,路越来越难行,好在一路有商旅来来往往,跟着商贾的队伍而行,还是让人安心许多。
  
  从清晨行到下午,潼关渐近。
  
  薛白的心情也起了变化,站在马上翘首东望,眼神有些缅怀。
  
  记住网址
  
  “少府可曾来过潼关?
  
  说话的人名叫殷亮,字节明,河南陈郡人氏,时年三十八岁。
  
  殷亮是颜真卿母亲殷夫人的族人,在颜真卿任醴泉县尉时为幕客,之后隐居终南山读书科举,两年间未能中榜。
  
  “常听人说到潼关。”薛白应道:“因此似乎了解,又不了解。”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秦岭。周围山峰相连,谷深崖绝,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殷亮是尽责的,领了薛白的俸禄,不厌其烦从常识开始说。
  
  薛白回想起前世,在到关中读书之前总认为西安与洛阳很近……其实说近不近,说远不远。问题在于,秦岭崤山山脉、黄河,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把两地阻阿就像一条长廊,潼关是一道门。东边是中原,西边是关中。
  
  再往前,马车已不好走,女誉们也下车步行,卢丰娘不由问道:“为何没看到黄河?
  
  “过了潼关就能看到了。”殷亮应道,“黄河就在山林北边。”
  
  终于,潼关便在眼前。
  
  关城是山坡,树木不高,显出黄土。关城上的城楼也是灰蒙蒙的,并没有想象中巍峨。但举目四望,根本没有别的道路能够通行。
  
  堵在关门处的商旅、行人排着长长的队。薛白站在那看着商旅过关,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殷先生可知,为何有的商队征收关税,有的不收?”
  
  大唐虽不收商税,但关津税也是有的。杜有邻对此也不明白,也看向了殷亮,认真听讲的模样。
  
  殷亮压低了些声音道:“那自然是‘挂籍’了。”
  
  “何谓‘挂籍’?
  
  “军旅过境有免税之权,所以一些商贾动了歪脑筋,窜名挂籍,参军入伍。”殷亮道:“朝廷募兵以来,军中自有将领吃空饷,有了虚额,便允这些商贾挂籍。”
  
  杜有邻听得愣愣的,问道:“那他们岂不得打仗?
  
  “除了河陇、安西军,岂要打仗?商贾更是不可能去上战场的,他们险还会再给一笔“纳课钱’给军将,找人代替他们从军。”
  
  “从军还能代替?
  
  “无非是偶尔点卯罢了。如此,商贾免了关税,军将得了贿赂,周遭的农夫偶尔赚些当差钱。上下蒙蔽,渐成惯例。”
  
  薛白摇了摇头,道:“看似各方得利,损的是社稷之利。军政糜烂,待边患一起,贼寇作乱,一发不可收拾。
  
  “唉,为之奈何?
  
  这些事在长安是看不到的,朝中也从无人提过,薛白一个县尉自然是管不到军政,他只能上前递了文书,听几声“状元郎”的呼唤,进了潼关。
  
  城址稍微变了,但不多。
  
  至武周天授二年,潼关城就迁到黄河边,此后随着黄河水位降下,渐渐往北移了。
  
  薛白对这里算是熟悉的,因这里曾经是他任职过的地方。
  
  他们不是驻军,不能在关城中久待,很快出了潼关城。
  
  趁着队伍休息之时,薛白想去看看,独自爬上北边一座不高的小山包上。
  
  队伍中,老凉见了,不放心,连忙示意姜亥跟上。
  
  薛白却不像他们认为的那样不擅于爬山,他越爬越快,终于拉着一棵小树攀上了小山顶,穿过挡在眼前的小树林,风景当即开阔。
  
  黄河便在山脚下,看起来并不汹涌,因为太宽阔了。
  
  视线已不再有任何阻挡,能望得极远。向西,能看到黄河的大拐弯如海一般,能看到渭河注入;向北,能看到山西。
  
  除此之外,唯有天高云阔、大河东流。
  
  是夜,众人宿在黄河畔的驿舍当中,才入住,天又下起了雨,狂风大作。
  
  晚餐终于不再吃干粮,而是吃的肉夹馍。
  
  如今的肉夹馍口味与后世大不相同,因关中多有灾年,人们把剩余的面粉与猪肉混在一起烤制,以免浪费,口味远没有后世的丰富。
  
  风雨中,却有几个老渔民提着刚打来的黄河鲤鱼前来叫卖。
  
  他们打着亦脚、光着黝黑膀子,大部分人都不太会说话,只提着鱼篓比划着。
  
  “这天气老伯还去打鱼?不要命了?!”
  
  薛白知道黄河这一段看着缓,其实是相当险的,奈何说了几句,他们听不懂,也根本不在意这样的提醒。
  
  杜有邻心善,连忙把所有的鱼都买下来,又出钱让驿馆伙计帮忙烤鱼,渔民们也就欢天喜地地捧着钱冲入了风雨之中。
  
  驿馆房间不多,他们赁了一个小独院,只有两间厢房作通铺,男的一间、女的一间。而随从们则打着地铺宿在独院的厅堂上。
  
  夜里,黄河边的风一直呼呼作响。
  
  被褥潮得厉害,杜有邻的呼噜声如打雷一般。
  
  薛白竞是难得有些睡不着,想着些往事....
  
  他不是关中人,但在关中读的书,毕业以后就在潼关县检,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潼关古城这边做事。镇上并不富裕,案子却很多,数也数不清。
  
  那些年间,他时常走过禁沟的山间小路,调解着一些匪夷所思的大小案子,长歪到别人地里的果树,被偷的首饰,跑掉的儿媳妇。
  
  这地方于他而言是真的艰苦,地处三省交界之处,国道上人来人往,大河滔滔时常还有人掉进去。那时的潼关不再像大唐时这样是天下重镇,已成了被遗忘的地方。
  
  但那些乡亲们确实是坚强淳朴而骄傲,国道上的过客撞碎了他们的玻璃,他们依旧早起,烙出最香的肉夹馍,卖最低的价钱,他们也不羡慕远方的繁华都市,像是有着世代镇守于此的责任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