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满唐华彩 > 第210章 法海

第210章 法海

第210章 法海 (第1/2页)

“都不必多礼,薛卿可知,朕让你兼任太乐丞,有何用意?
  
  “臣请圣人赐教。”
  
  “太乐署舞乐日渐稀松,已远被教坊比下去了。你五音虽不全,曲词却写得好,莫让朕失望。”
  
  说着,李隆基得意地笑了笑,指着薛白教训道:“你啊,该好好排一出戏。”
  
  薛白心知这皇帝为何得意。
  
  他想当能臣,不愿陪李隆基声色犬马。这点,李隆基也是有所察觉的,但李隆基自有办法依朝廷规矩,让他乖乖来排戏。
  
  “臣自当竭力。
  
  “好,七夕之前,能否将这一出戏排好啊?”
  
  “那恭请圣人七夕观戏。”
  
  “哈哈哈。”李隆基笑着看向杨玉环,似在邀功一般。
  
  李龟年则上前,说了薛白想要以湖为戏台想法,李隆基当即大加赞赏。
  
  记住网址
  
  “不错,唱江南风情,离不开水,如《得宝歌》便是在漕船上韵味,这戏台便不搭了,移到西面芙蓉园搭水台……朕便说,薛9常有天才之想,未让朕失望啊。”
  
  “臣不敢当。
  
  “莫拘束,将戏本呈来,朕看看。”
  
  薛白连忙双手奉上。
  
  “给我。”
  
  不等高力士使宦官来拿,杨玉环已欢呼出声,亲自提着裙摆上前,从薛白手里夺过那卷轴。
  
  薛白只觉香风掠过,目光看去,笑靥如花,匆匆一瞥,她已经拿着戏本跑掉了。
  
  虽然谢阿蛮已提前念了里面的一些诗文、戏词,但此时再看,也依旧让人惊艳,杨玉环看得目泛异彩,只觉读来满口余香。
  
  “太真,让宫人先抄录一份如何?
  
  李隆基脸上挂着无奈的笑意,劝了杨玉环几句,她不听,他也没有办法,干脆与薛白、李龟年等人先探讨起戏角的人选来。
  
  永新可到了啊?
  
  “回圣人,她正在扮男装。”张云容应道,“当不让圣人失望的故事,对角色信手拈来,道:“至于青蛇....
  
  “好,想必只有她能唱许仙。”李隆基虽还未看戏本,却是看过薛白写说到这里,圣手潇洒抬手一招,一名宫装丽人怯怯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薛卿看看,她来演青蛇,可适合啊?”
  
  薛白忽然被喊到,只好看向那丽人,只见她穿着鲜艳的对襟半臂薄衫,耳垂珠玉,颈挂流苏,也是个十足的大美人,就是有些眼熟。
  
  他是愣了一会,才认出这位原来是范女,毕竟之前也没见过范女见他目光看来,莫名地显出些愧疚之色,低下了头。
  
  下一刻,杨玉环从戏本上移开目光,颇不满道:“我已答应阿蛮来扮青蛇了。”
  
  “朕不过是提议。”李隆基云淡风轻地一笑,道:“薛卿,你写的戏词,
  
  觉得青蛇由谁来扮为好?
  
  薛白迅速行了一个叉手礼,在李隆基目光示意之前,避开那道目光作为难状。
  
  “你说,谁扮适合?”杨玉环也在施压。
  
  “谢典事扮更合适。
  
  薛白斟酌着,给了一个回答。
  
  连安禄山都知道先拜杨玉环,没理由他却分不出好歹。此事也好抉择,李隆基权力虽重,这些事上却非常大度,得罪了他,过两天也就好了;杨玉环却是有些小心眼的,得罪了她,都不知她要记多久。
  
  至于范女如何想……薛白余光瞥去,见范女递了个理解并示好的眼神。
  
  “这竖子。”
  
  李隆基抬手指了指薛白,除了不再叫他“薛卿”,倒也没有发怒,笑道:“却还有个难题,唯不知法海由谁来扮…….
  
  长安。
  
  达奚珣从右相府出来,脸上带着深深的思忖之色。
  
  “达奚侍郎,遇到难事了?
  
  抬头一看,原来是王、王准父子刚刚过来。
  
  “见过亚台。”达奚珣连忙向王铁行礼。
  
  世风如此,唐人喜欢以别名来标榜官位,比如称县令为“明府”,称县尉为“少府”。“亚台”便是御史大夫的尊称,因其仅次于宰相台辅,也叫“亚相”“司宪”。
  
  这也是为何王缺一定不肯把御史大夫让给安禄山的原因之一,如今他已是右相一系的第二号人物。
  
  “我先去见右相。”王缺轻轻拍了拍达奚珣的背,进了右相府。
  
  王准却不进去,以兴灾乐祸般的表情问道:“达奚侍郎还没说,为何愁眉不展?
  
  “不瞒王少卿,又与那薛白有关,右相想将他外放,他却又在御前排了一出戏.....
  
  “哦?什么戏?”王准对官职之事不感兴趣,只问他在乎的。
  
  达奚珣还真知道,他把消息报给右相,右相实则早查到了,薛白要排的是《白蛇传》。
  
  说过此事,他叹道:“事情到这一地步,依我之见,不如真答应给个东都的畿尉。”
  
  “我正要带着斗鸡去昭应县。”王准道:“到了御前,我帮忙打听打听,帮你们一把,如何?
  
  “哦?王少卿愿施援手?
  
  “我与达奚兄是好友,他当了刊报院的官,对我有好处。”王准摸着下巴笑道。
  
  次日,王准与贾昌便带着斗鸡出发往华清宫。
  
  队伍中各色人等都有,有宫中宦官,鸡坊小儿,还有他们的酒肉朋友。
  
  他们出发得迟,到了昭应县已是天黑,便由达奚抚招待着喝酒作乐。
  
  “依我看,右相就不必压着薛白的官位。只要他愿意交刊报之权,旁的有何打紧?如今他圣眷正浓,压得住吗?
  
  酒过三巡,说起薛白之事,达奚抚已有立场,希望尽快与薛白达成一致。
  
  王准则更懂李林甫的心意,道:“正是因为圣眷正浓,右相才要将他赶得远远的啊。”
  
  “我可说过了,薛白若赖在刊报院不走。”达奚抚道:“右相岂非更不王准会心一笑,道:“对了,说说他在排的那出戏。”
  
  “说到此事,圣人还要再从长安招些宦官来。”
  
  “为何?
  
  “有个戏角不好找,要有人演一恶僧,与贵妃对戏,又要唱功了得,还得生得丑恶,愿意剃头,最好还是个宦官。”
  
  达奚抚说到这里,有人帮他添了一杯酒。
  
  这是王准最好的一个朋友,也就是此前与他到教坊厮混的邢綫。
  
  邢解听着他们说白蛇传的戏角,眼珠转动,忽然道:“大郎,你鸡坊不是有个人选吗?
  
  “哪个?
  
  “刘化,替鸡坊与宫中递信的那个胖宦官。”
  
  王准问道:“他能唱?
  
  “他以前是南曲的小奴,十多年前净身入宫的,唱得不错。”邢綫道:‘来的路上,我恰好听他唱了几嗓,真是了得。”
  
  王准道:“能唱就行啊,我明日带他见见圣人,但得先让他改个姓名。
  
  贾昌问道:“为何让人换姓名?
  
  “卯金刀嘛。”王准道:“身边若有人刘姓,圣人非常忌讳的。”
  
  《春秋演孔图》言“卯金刀’名为‘刘’,赤帝后,次代周”奠定了刘氏为帝的正统地位,从汉代开始,便有如“非刘氏不王”、“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卯金修德为天子”东汉谶纬之语,是为“金刀之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