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483章 树个正面典型

第483章 树个正面典型

第483章 树个正面典型 (第2/2页)

张振华在430厂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尽管对于“型号牵引”的现状也有所不满,但是真到了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还是免不了产生路径依赖——
  
  因此他下意识地认为,一款没有装机对象的发动机,是很难上马的。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刚好有机会说出自己更进一步的想法:
  
  实际上,300kw级别的轻型涡桨,应该很快就会有装机对象。
  
  一个是进入新世后必定需要的新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虽然经典,但毕竟已经是近四十年前的型号,已经不太能满足新时期的飞行训练需求。
  
  另一个就是常浩南之前就和贵航工业说起过的长航时查打一体无人机。
  
  上辈子华夏就在无人机动力方面吃过不少亏,只能选择从奥地利引进生产一种低功率的活塞发动机,耽误了不少型号的发展。
  
  很多生意,尤其是技术方面的生意,90年代反而比二十年后要好做得多。
  
  不过常浩南并没有说起这些事情。
  
  一来是张振华级别不够,这些涉及到航空产业规划的事情不好多提。
  
  二来么,常浩南觉得,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候,自己需要树个典型。
  
  一个“发动机在没有适配型号的情况下上马,后来获得成功”的典型。
  
  就像是厂所自筹资金研发飞机这件事,也是在洪都方面搞了K8教练机并大获成功之后,才逐渐被整个航空工业系统所接受。
  
  现在大家一说起来都知道,“型号牵引”这种模式有问题。
  
  但要是直接把航发产业跟飞机型号独立开来,除了作为重生者的常浩南以外,也没人知道到底行不行。
  
  就像刚才的张振华一样,免不了被思维惯性所影响。
  
  这个时候,如果430厂和西罗公司能给打个样,那么阻力势必要小上很多。
  
  所以,简单组织一番语言之后,常浩南缓缓开口:
  
  “航空动力研究是个长线课题,航发的研发周期比飞机本身更长,所以不能等到有了型号需求才想起来研发,张工,咱们过去在这上面吃过太多亏了。”
  
  “远的不说,就说涡扇9和涡扇10,都是飞机等发动机,中间这段时间就只好依靠进口的外国型号过渡。”
  
  说到这里,他伸出两根手指,轻轻敲了敲面前的桌面,以示强调:
  
  “哪怕歼轰7和歼10歼11都是国家重点项目,可以集中力量搞攻关,这中间耽误了多少事你也应该清楚,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马上就要进入新世纪了,咱们的思路也得跟上时代啊……”
  
  常浩南的话,在航空工业系统,尤其是搞航空发动机的这些单位里面,还是有些分量的。
  
  因此,虽然张振华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将信将疑,但总归没有出言反驳:
  
  “那常总,我回去以后就把您的态度报给公司,让他们想办法和罗罗那边洽谈?”
  
  “可以。”
  
  常浩南点点头,不过很快又叫住已经把小本本揣好准备离开的张振华:
  
  “不过,有两个事情必须得保证。”
  
  “一是必须要有完整的技术转让,这种小型涡轮机的硬性技术壁垒不算高,应该不难谈下来。”
  
  “二是拿回来之后,我们得有权按照自己的标准和需求对产品进行改进,不能受制于外人。”
  
  张振华闻言几乎下意识站直立正:
  
  “明白!”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