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要做太孙 > 第642章 夜论……

第642章 夜论……

第642章 夜论…… (第2/2页)

“我等读书人就应该具有坚毅宏大的品格,因为读书的职责,就是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方孝孺说道:“所以只要是我等认为是正确的大道,是仁义之道,那么就应该穷其一生也要践行!绝不能半途而废!”
  
  王叔英刚说“不可再三”,结果方孝孺就对了个“终其一生”!
  
  还真是针锋相对,丝毫不退让啊!
  
  王叔英再道:“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仁义之道,只是不知道你这仁义之道,有多少人认同,有多少人能够追随?”
  
  “再说了,
  
  方孝孺闻听此话,冲着门口高声说道:“张林!”
  
  “学生在,请先生吩咐。”
  
  一个十一二岁的稚嫩童子一脸错愕的迈步踏进门槛儿,只见他身材瘦小,脸上还带着婴儿肥,身上的童真之气还未散去。
  
  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他不明白先生叫他所为何事。
  
  方孝孺道:“你来背诵一遍《孔氏家语》。”
  
  “额,是先生!”
  
  这个童子明显有些紧张,神情也有些惊慌,咽了一口吐沫,旁边的人甚至都能听到他的响声!
  
  “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这个同时刚开始背诵的时候还因紧张而结巴了两下,可是后来越背越熟,越背越有信心,到最后几乎都快成朗诵了!
  
  等他背完,方孝孺点点头,问道:“来,你给王先生解释解释这篇文章的意思。”
  
  同时看了一眼王叔英,赶紧又低下了头,“回先生的话,孔圣人在这里说的意思是,能不能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
  
  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止是我呢!”
  
  “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嗯,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等他说完方孝孺才露出满意的神情,笑着点了点头,眼神当中满是赞许。
  
  “嗯,很好,你暂且下去吧。”
  
  “是,先生。”
  
  方孝孺看着王叔英,满脸笑容,只是这笑容当中带着三分调笑,五分讥笑,还有两分说教,
  
  道,“王先生,你看看,一个十来岁的童子都知道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王先生您怎么就不明白呢,我记得先生的学问可不在我之下呀……”
  
  方孝孺借一个童子来说话,明显是要借此来堵住王叔英的嘴。
  
  以示自己态度决绝!
  
  同时也有表明自己绝不改变,绝不妥协的意思!
  
  “呵呵呵……”
  
  王叔英丝毫不以为羞耻,仍然笑着说道:“能够再领略一下方先生的伶牙俐齿,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嗯,果然牙尖嘴利!不可小觑啊!”
  
  “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再劝了,来日高台之上,在听方先生的雄辩!在下就告辞了!”
  
  出了客栈的门,王叔英登上马车返回家中。
  
  坐在马车当中,他不由得眉头微皱,心中有几许担忧。
  
  可是思来想去,仍然没有任何办法说服方孝孺,只好又无奈的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王叔英心里很清楚,即便这场高台辩论方孝孺赢了,也无力改变任何事!
  
  因为王叔英给皇帝授过课,他很清楚这位皇帝的心境如何,
  
  他认定的事,是绝不会改变的!
  
  若有人胆敢阻挡,必将会被碾为齑粉!
  
  所以就算方孝孺赢了辩论,皇帝该出兵还是要出兵!
  
  输与赢的区别,只不过是皇帝采用温和手段,还是雷霆之势罢了!
  
  皇帝赢了,手段自然温和无比,若是输了……那肯定会有一些人要遭殃!
  
  首当其冲的,就是方孝孺、解缙!
  
  如今的皇帝可不是懦弱天子!
  
  乃是大权独揽,可以挥斥方遒的帝王!
  
  可是王叔英又不能用身家性命、前途祸福来劝方孝孺,因为他本就是个不惜命的,是宁可为道而死的人,
  
  自己越是那样劝说,反而越会坏事!
  
  唉,时也,命也……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自己也只能尽人事,至于结果如何,那就要看上天的安排了……
  
  ……
  
  夜,逐渐暗了下来。
  
  唯有天空中的月亮,还有满天的星辰,映照出一些亮光。
  
  此时在承天门外,南城兵马司指挥使夏元吉,正在带领衙役和工匠搭建高台。
  
  他们运来了很多木料,还有铁钉等物,当场便斧头锯砍,把木料修整成合适的尺寸以便搭建。
  
  一座高台,并不复杂,夏元吉早就成竹在胸,指挥工匠操作,搭建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并且一再的嘱咐工匠们要做的仔细,做的结实,绝不能出现松动的情况。
  
  “活都干仔细了!每一根木头都要搭建的再结实不过!钉子多打几根!”
  
  “这两根木头有虫眼,把它们抬下去,换成结实的木料!你们几个,每根木料都给我看仔细了!绝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还有这里,再打两根桩子!”
  
  “咱们要确保这台子上就是堆满了人,就是在这里演兵练武、骑马打仗,也绝不能有任何一块木头松动!”
  
  几乎高台的每一个地方他都要亲自检查,确认无误之后,才会进行下一道工序。
  
  之所以这么认真,是因为他知道这座高台上,将会成为天下瞩目的焦点!
  
  所以断不容有失!
  
  真要闹出高台塌陷的事,那才真是贻笑大方,妥妥一件丑事!
  
  甚至还有些人会把这件事和朝廷的决策连在一起,认为这是大凶之兆……
  
  毕竟在古代,下一场雨,房檐上的瓦掉下来,都会被认为这是上天示警……
  
  众人忙碌直到东方的天色发白,这才搭建完毕,一座七尺高台耸立在承天门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