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要做太孙 > 第354章 衍圣公的黑料

第354章 衍圣公的黑料

第354章 衍圣公的黑料 (第2/2页)

这也正是人在做事的时候,要拉别人下水的原因!
  
  秦逵一副谦虚的模样说道:“铁大人客气了,这等事并不太难,大人何必谦虚。”
  
  铁铉连忙摇头说道:“在您面前我始终是个学生,怎么敢班门弄斧,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秦逵用眼神瞟了一眼朱允熥,知道是皇太孙的意思,便也不再推脱。
  
  开口说道:“金人南下,导致衍圣公分为南北两支,后来等到蒙古人南下的时候,衍圣公的情况再次发生了转变。”
  
  “那个时候在曲阜孔庙居住当家的衍圣公是孔元措,他是金人扶植起来的,可是蒙古人南下进攻金朝时,他害怕受到牵连,所以不得不南下避难,
  
  便从曲阜跟着金朝到了汴梁,而曲阜的孔庙,则让他的族兄孔元用来负责打理。”
  
  “在《金史》中记载道:“书索翰林学士赵秉文、衍圣公孔元措等二十七家,及归顺人家属,蒲阿妻子,绣女、弓匠、鹰人又数十人。”
  
  “蒙古人打到了曲阜,发现衍圣公去了汴梁,不能为他们所用,就在曲阜当地自行设立了一位,他们把孔元用、孔之全父子俩立为衍圣公。”
  
  “到此时衍圣公的状况就比较复杂了,在南宋有孔端友这一脉的衍圣公,在金朝有孔元措这一脉的衍圣公,
  
  后来蒙古占领曲阜,又有了孔元用这一脉的衍圣公,这也是人们常说的三公同存。”
  
  “蒙古人打下了汴京城,金朝的衍圣公孔元措被蒙古人活捉了,此后孔元措又被蒙古人立为了衍圣公,
  
  之前他们立的衍圣公孔之全就被废掉了,充任了曲阜令。这么一来南北两宗衍圣公的局面再次出现。”
  
  秦逵停了一下,再次看一下朱允熥。
  
  只见他面含笑意,正一脸讳莫如深的盯着秦逵,似乎是在给予鼓励,别像是别有所图……
  
  看到他的眼神,秦逵顿觉浑身不自在,不由得挪了挪身子,殿下就这样盯着,他也不好停下,
  
  只好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元朝建立之后,元成宗再次将孔之全的长子孔治,立为了衍圣公,这个时候天下就只有一个衍圣公了。
  
  “孔治死后,他儿子孔思诚袭封衍圣公,但是孔家的人对此却很有异议,他们上书表示,孔治的儿子孔思诚是庶出,不应该继承衍圣公。”
  
  “元仁宗派人去调查,最后终于将孔思晦确立为孔子的嫡长子孙。”
  
  “这位孔思晦,是孔子的四十九代孙,是孔拂的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而孔思诚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
  
  “因此,孔思晦才是嫡长子孙,因而被元仁宗封为衍圣公。”
  
  说到这里,秦逵停了下来,端起茶杯慢慢悠悠的喝了起来,一副不准备再说的模样。
  
  朱允也并没有勉强,含笑说道:“秦先生说了这么久,必然口干舌燥,铁铉,还不给秦先生添杯茶。”
  
  “哎呀,看我这记性,还是殿下想得周到!秦先生,请!”
  
  铁铉说着就拿起茶壶,要给秦逵倒茶。
  
  “多谢殿下,铁大人客气了……”
  
  衣服好穿,戏活难做!
  
  这杯茶可不是那么容易喝的呀!
  
  秦逵知道喝了这杯茶,就等于在处理孔家的这件事上,就要站在皇太孙殿下这边了!
  
  很多事根本不用明说,只要一个细小的动作就可以了!
  
  这就是后人所追求说话的艺术,而在古代这帮顶级文人手里,更是玩的炉火纯青!
  
  秦逵不知道皇太孙如何处置孔家,虽然孔家作恶多端,可是他们毕竟是圣人之后,
  
  如果处理的太过了,那该自己该如何是好?
  
  是出面劝阻,还是出言支持?
  
  实在让人为难啊!
  
  可是殿下赐茶,自己不喝又不行!
  
  只能心中暗叹一声,双手将茶杯递了过去,接受了殿下释放的善意……
  
  做臣子的,也很无奈……
  
  朱允熥意味深长的说道:“刚才听你们所说,曲阜孔家从汉朝开始就受到朝廷礼遇,天下任何一家,都没有他们那样尊贵显赫!”
  
  “孤王不明白的是,孔家既然是圣人之后,就应当懂得礼仪廉耻!懂得忠孝节义!每当改朝换代,都可以看见一班仁人志士,可以慷慨赴死,以报皇恩!”
  
  “一个王朝覆灭以后,那些忠臣义士,绝对不会为新朝效力,他们会跟随这个王朝一起殉国而死!”
  
  朱允熥愤恨的说道:“可是,一千五六百年来,孔家却从来没有人,却从来没有人愿意舍身赴死,共赴国难!这实在令人费解!”
  
  ------题外话------
  
  欢迎订阅,请支持正版阅读!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