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零七章 再次被改变的科技史

第七百零七章 再次被改变的科技史

第七百零七章 再次被改变的科技史 (第2/2页)

意识到数学框架支持暗物质粒子后,黄昆的注意力立马从二人的赌约跳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领域:
  
  现在有多少人计算出.或者说知晓了这颗粒子的存在?
  
  如果海对面能够计算出这颗粒子的人有很多,那么他就必须立马把这个消息汇报上去,争取让国内同步上马相关研究。
  
  毕竟兔子们在论文中已经或明或暗的预示了61种粒子存在的证据或者数学推导,唯独暗物质粒子没有任何提及。
  
  如果海对面、欧洲或者霓虹那边抓住这个机会开展研究并且取得成果,那么兔子们的风头多半也要被抢走一些。
  
  这对于强迫症晚期的兔子们来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一件事儿。
  
  “.”
  
  听到黄昆的问题,杨振宁思索了几秒钟:
  
  “应该不是很多,霓虹那边的南部阳一郎和汤川秀树应该是有能力计算出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最近的行为有些奇怪。”
  
  “比如南部阳一郎直接辞去了在芝加哥大学的教授职务,匆匆回到了霓虹国内。”
  
  黄昆眼神微微一动,不过没有说话。
  
  作为华夏如今的学部委员以及徐云名单上的可靠同志,黄昆在不久前已经被告知了霓虹那边的相关真相。
  
  南部阳一郎回霓虹的目的显然就是为了大一统模型的研究,如今可是霓虹的“国策”了。
  
  在这种情况下。
  
  且不说汤川秀树和南部阳一郎有没有发现暗物质存在的痕迹,即便他们真的推导出了相关内容,与可能掀翻物理学界的大一统模型相比,暗物质的存在也只会显得无关紧要。
  
  至于汤川秀树他们把这消息告诉海对面如今这对父子正处于矛盾的巅峰期,至少这两年内是没啥可能的。
  
  想到这里,黄昆的凝重顿时消退了一些:
  
  “那么海对面呢?”
  
  “海对面啊.”
  
  杨振宁轻轻的“嘶”了一声,这是他在思考时常做的动作:
  
  “海对面的顶尖人才要比霓虹人高不少,但暗物质这个概念在海对面却长期都是被打压的——因为很多科学家不相信地球和太阳在公转运动中穿越了看不见的暗物质媒介物。”
  
  “比如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这些顶尖高校中,都不允许讲师提及暗物质概念。”
  
  “当然了,这也和肯特·福特的政治立场有一定关系。”
  
  上头提及过。
  
  暗物质的提出者是弗里茨·兹威基,如今的掌门人则是肯特·福特。
  
  肯特·福特在政治立场上非常的特殊,他经常抨击海对面迫害印第安人的事情,还当着麦克阿瑟diss海对面无耻的发动半岛战争,基本上就是个喷壶。
  
  而科学家一旦和政治尤其是非主流的政治倾向挂钩,他的日子多半就不太好过了。
  
  加之暗物质确实因为设备精度的问题存在难以服众的逻辑漏洞,所以在海对面确实没啥市场。
  
  后来如果不是维拉·鲁宾从卡内基科学学会拉来了一笔投资,肯特·福特压根就没可能改进观测设备,最终也不可能证实暗物质的存在。
  
  而且就算是暗物质发现后,维拉·鲁宾的名声也要远大于肯特·福特。
  
  维拉·鲁宾后来被小克Clinton亲自授予了国家科学奖章,成为第二位入选海对面国家科学院的女天文学家,而亲自计算出仙女星系星系旋转曲线的肯特·福特却荣誉缺缺,由此也可见政治倾向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了。
  
  当然了。
  
  如果从华夏人的角度来看,肯特·福特倒也算是一个实话实说的人。
  
  接着杨振宁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种情况下,海对面还有很多顶尖学者都把注意力放到了粒子验证上。”
  
  “比如说威利斯·尤金·兰姆、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耶诺·帕尔·维格纳,都已经申请了很多粒子的相关项目——毕竟这些粒子要是研究的好,说不定还能给他们带来一个诺奖。”
  
  “所以反倒是一些课题权限没那么大、同时能力又很强的学者,有可能会发现暗物质的存在。”
  
  “比如说给赵忠尧同志他们这篇论文写评价的默里·盖尔曼,还有一个叫做史蒂文·温伯格的年轻人,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谢尔登·格拉肖,这三个人应该有能力计算出暗物质的存在。”
  
  “另外巴基斯坦的阿卜杜勒·萨拉姆应该也有可能,不过巴基斯坦那边的科研环境想要验证暗物质还是太难了。”
  
  “欧洲那边的情况和海对面应该差不多,倒是毛熊老大哥那边可能会有些科学家发现暗物质的迹象,毕竟他们的黑科技实在是有点多。”
  
  黄昆缓缓点了点头。
  
  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很多。
  
  正如杨振宁所说,暗物质本身就是一个很冷门的概念,同时相关推导过程对于一个人的物理以及数学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这种情况下很多学者又将中心放到了其他粒子的验证上,能够完全静心计算推导的其实相当有限。
  
  纵观华夏之外,大概毛熊那边的学者数量反倒要多点儿。
  
  不过毛熊的内部情况同样很复杂,况且退一大步来说,暗物质真要被毛熊发现,造成的影响肯定也要比被欧美日韩发现低很多。
  
  当然了。
  
  黄昆并不知道王淦昌他们早在之前就发现了4685超子存在的迹象(见六百二十九章),更不知道这个暗物质就是与4685超子伴生的孤点粒子.
  
  没错。
  
  杨振宁和李政道推导出来的第62颗微粒,正是代号为“盘古”的孤点粒子。
  
  这其实很正常。
  
  因为论文中附加了4685超子的结合能,杨振宁和李政道正是通过这个结合能做的级数展开。
  
  这种情况下发现的暗物质,自然只能是孤点粒子。
  
  “.”
  
  随后黄昆深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的诸多想法尽数抛到了脑后,又问道:
  
  “那么老杨,你们括号里的那个63又是指.”
  
  这一次。
  
  杨振宁并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而是看向了李政道:
  
  “还是写下来?”
  
  李政道自无异议。
  
  随后杨振宁将算纸撕下了一小块,递给了李政道。
  
  二人这次就没转过身了,而是同时将左手挡在纸前,写下了自己所想的内容。
  
  十多秒钟后。
  
  二人同时将这纸片推到了桌子中心。
  
  黄昆探了探脑袋,数秒钟后,整个人的声音骤然拔高到了青藏高原的量级:
  
  “卧槽,引力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