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人类第一段影片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人类第一段影片

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人类第一段影片 (第1/2页)

摄影机的成熟可用,对于庞大的大楚帝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只有朝报司方面订购了少量用于记录历史影像而已。
  
  而且朝报司的人行动也比较快,没几天刚拿到了摄影机的他们,直接就跑到了黄浦江上,乘坐船只开始拍摄黄浦江以及北岸的城市场景,记录了黄浦江上川流不息的众多船只,画面里有着黄浦江上川流不息的各种船只,岸边码头停泊的众多客轮,货轮,还有高大无比,主桥墩达到上百米高的黄浦江大桥。
  
  此外还记录了岸上的高楼大厦,其拍摄的场景主要是临江北路……而这条临江北路乃是松江城……准确的说是全球范围内最为繁华的街区,其临江一面的临江北路上有着公共电车以及汽车穿行。
  
  这片松江城里最为核心的城区里,耸立着数十栋摩天大楼,其中有帝国饭店大夏,苏州河饭店大楼,财务银行大楼,华太保险大楼,江北大夏,东海大夏等众多超过一百米高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里的不少在全球范围内名声巨大,每年都会吸引无数人前来参观的。
  
  这一段朝报司工作人员拍摄,本来只是作为试验拍摄,时长只有二十五分钟,采用每秒十二帧的影片,虽然不是大楚帝国里的第一段影像片段,但却是第一段足够长,采用十二帧的影片。
  
  在这之前的所谓影片,其实只能算是播放速度稍微快一些的幻灯片,拍摄麻烦,播放起来也是很难看,用后世的眼光去看根本就不不算是影片,顶多算是幻灯片。
  
  而这一次朝报司拍摄的影片,却是画面清晰,虽然只有十二帧率,播放的时候看上去还是会一卡一顿的,但是却已经算是能够正常观看了。
  
  所以用后世现代目光去看,朝报司的工作人员拍摄的这一段试验影片,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段合格的影片。
  
  如果是一直保存下去到数十年乃至一百多年后,这段影片就会成为最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告诉人们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时候,帝国就已经如此繁华!
  
  江面上有万吨巨轮航行,有着跨越数百米的跨江大桥,有着一百多米高的摩天大楼。
  
  远处的江边的街道上,还有公共电车,汽车穿行!
  
  这一切如果让一百多年后的人去看,估计都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一百多年前帝国就已经如此发达繁华了?
  
  就和原时空的人看一百多年前的历史影片或照片一样,也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的人们能够建造出来摩天大楼,横跨千米,净高数十米的大桥以及汽车充满街头。
  
  摄影机出现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机估计也不太可能出现什么实际上的商用价值,但是作为一种历史记录设备还是不错的,这也是朝报司看重摄影机的缘故。
  
  利用这些摄影机,还有之前就已经大规模应用的照相机,足以记录大量的历史影像,为后来人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
  
  松江电气展览会里出现的摄影机,也不过是诸多新产品,新技术里的一种而已,甚至都算不上是太重要,没能引起太大的影响的新技术产品。
  
  真正能够在电气展览会上造成比较大影响的,乃是其他的几种产品,其中就有应天机电公司新研发并推向市场的新式电话系统。
  
  虽然还是共电式电话,但是整体性能却是比之前的原始电话要更加的优秀,通过人工转接的方式,可以架设电话网络,并用于电话通讯。
  
  最重要的是,这种新系统的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使得电话真正的可以成为民用品,而不是和之前那样只是作为一种昂贵的军用通讯设备。
  
  之前的电话设备是非常昂贵的,昂贵到哪怕是军方都无法采购装备太多,而民用就更少了。
  
  和其他诸多的新产品
  
  一样,昂贵的成本成为了电话大规模普及应用的主要障碍。
  
  针对这个问题,应天机电公司持续研究数年,想尽办法降低各种成本,最终搞出来了成本可控的电话系统出来。
  
  当然,这种新式电话系统的主要客户,或者说应天机电公司一开始打算推向的客户,其实还是军方以及行政系统。
  
  军方以及行政系统,也是之前电话的主要用户。
  
  但是他们的新式电话系统出现之后,却是得到了大楚帝国电报总公司的关注,电报总公司的人认为,新式电话的成本已经有所下降,如今的成本已经可以展开民间推广了,至少一些高收入家庭,企业等用户是不会觉得贵的。
  
  大楚帝国电报总公司,这是一家非常特殊的企业,他们拥有大楚帝国里唯一的电报电话商用牌照!
  
  但凡是商用的电报业务以及电话业务,都是属于他们的独家业务,其他企业或个人不得涉足。
  
  电报业务都还好说,不管是有线电报还是无线电报,电报业务的展开都是依托电报局以及信件投递而展开。
  
  人们要发电报,是需要到电报局里发电报,外地的电报局通过有线或无线电报设备接到电报后,翻译出来并记录为信件,再由邮递公司进行最后的县内终端投递。
  
  但是电话业务就不太一样了,是要把电话线直接拉到客户的机构或家中,在企业或个人用户家中安装电话机的。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电话线网络的架设成本以及电话机本身的成本。
  
  然后还需要一个转接电话的中心,用来人工转接电话。
  
  这也导致了成本更加昂贵。
  
  这也是之前电报公司里的电话业务也展开了好几年了,但是只有少量官方机构以及部分企业安装的缘故……各种设备太贵,最终导致了安装费用以及使用费用都非常昂贵,普通人甚至是一些企业都用不起。
  
  但是现在,应天机电公司的新式电话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成本,降低成本的不仅仅是终端的电话机,还有相应的转接设备等。
  
  这意味着架设电话网络的成本比以往至少降低了一半以上。
  
  这也就让电报公司看到了进一步推广电话业务的希望,它们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也没想着现在就能全部铺开,让所有人都能用上电话,这是不现实的!
  
  电报总公司的负责人是希望进一步降低成本之后,能够在各帝国官方机构里以及中大企业里,部分高收入家庭里安装电话,由此初步形成一个电话网络!
  
  电话这东西之所以早期推广困难,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早期的电话安装,使用费用高昂,导致用户数量稀少……这用户少了之后这电话的作用也就没那么大了。
  
  毕竟一个区域电话网路里用户都没几个,你能打电话给谁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