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救援裕州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救援裕州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救援裕州 (第2/2页)

小小的新野城里,到处都是穿着灰袍的贼兵,还有一些虽然穿着明军官兵军服,但是也同样剃着光头的贼兵。
  
  保乡军从降兵中招募新兵组建传统部队,入选降兵同样得剃一个大光头,要不然留着一头飘逸长发影响作战还不卫生,一旦受伤极容易感染死翘翘!
  
  降兵中想要继续当兵吃粮,天天吃饱饭,就得按照保乡军的规矩来。
  
  如果不愿意人家保乡军也不强迫,想要来保乡军当兵吃饱饭的人多了去,不差你一个。
  
  这剃光头这一招,罗志学本意只是为了方便作战,救治伤员。
  
  但是时间久了,在外界甚至在保乡军内部,都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类似投名状的东西。
  
  想要投我保乡军,先剃个光头再说,这样我才相信你是真的愿意投奔我保乡军,以后大家才是一伙人……
  
  就连官兵那边现在都知道,看见光头的就是保贼……
  
  话说,这连累了不少正儿八经的和尚或者招摇撞骗的假和尚,周边明军控制区里很多地方的和尚都被官兵当做什么保贼奸细、暗探给逮了起来。
  
  实际上,保乡军参谋部下属情报似的探子们以及其他执行隐蔽任务的将士们一般不剃头,即便有少数一开始剃了光头的暗探往往也会戴上假发……
  
  比如当初李东绍率领的七十亲兵营战兵潜入襄阳城,都是戴上了假发的。
  
  而剃光头这事逐渐政治化,出乎了罗志学当初的预料,并且是他不愿意看见的。
  
  为此他当初在襄阳的时候,就专门作出了训示:剃发之策只局限于军内将士,此乃纯便于作战、救治之策,不得无端扩大化,否则严惩不贷!
  
  罗志学可从来不强迫属下文官,更不会让百姓也剃着一个大光头,没那必要。
  
  而且他保乡军体系又不是寺庙,没必要搞一大堆和尚不是……
  
  如果以后有可能,他兴许会推行后世的短发政策,但是也不会强迫,普通人的发型嘛,你爱咋地咋滴……罗志学可懒得管你。
  
  经过这一专门的训示,这总算是初步扭转了剃光头政治化的想象,否则的话,这会估计很多文官都清一色光头,甚至连带还会强迫之下民众剃光头了,那还不得惹来一大堆麻烦啊。
  
  他可不想自己以后建立的国家,变成和尚之国,那太扯淡。
  
  不过军内将士,还是严格执行光头政策的,而降兵中不愿意剃头从军的降兵,也不会为难,而是会和其他不合格的降兵们一起编入屯垦营里,进行军事化管理屯垦,平日里也会修桥铺路,并承诺屯垦三年后就可以获得自由离去。
  
  至于直接释放,罗志学敢保证,今天他放掉这些降兵,明天他治下就得出现一大堆匪盗……或者干脆聚齐起来变成了流寇!
  
  明军围剿义军为什么反反复复都不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明军没能力,也没那心思去处理大量的义军战俘或降兵。
  
  义军之中很多人其实都有过接受招安的经历,哪怕李自成、张献忠都如此,但是基本没多久就降而复反了。
  
  除了李自成等义军高层的野心外,对于普通义军将士们而言,还是因为哪怕诏安了,官府也不管他们,甚至连安排屯垦都不肯,如此一来他们还是吃不饱,吃不败自然就反了呗……
  
  保乡军搞屯垦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粮食,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战俘,免的他们祸害地方而已。
  
  至于极少数死硬顽抗分子,早些时候保乡军还会留着他们关入战俘营里,然后去干重体力活,但是后来战俘营里的规模就越来越小了,因为现在保乡军往往把死硬顽抗分子当场就杀了……
  
  这年头,哪怕是当苦力的战俘也是需要吃饭的。
  
  而粮食是非常宝贵的,哪怕不用战俘,只是从流民中招收青壮干活,也有大把人愿意去干,而且积极性还高,工作效率也更高。
  
  罗志学针对这种情况,说了一句:我们保乡军的粮食,不养敌人!
  
  于是乎,充当苦力使用的战俘营已经名存实亡了……
  
  ————
  
  新野城内的光头贼兵来来去去,对此新野城内的民众也早就习惯了,过去一个月来,新野城里的灰贼来来去去,从来都不曾少过。
  
  以至于城内的部分心怀朝廷的士绅大户们,都不由得暗中感叹:日夜盼王师,王师始不来。
  
  而对于城内士绅百姓们的想法,刚上任第六混成旅旅长的王大壮可懒得顾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